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章台柳》預習篇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第三年度最後一個演期,2015年1月6至7日,我獲派演由羅家英先生總監的《章台柳》韓翃一角。這個名字也許大家不太熟悉,但他的一首《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卻早已膾炙人口。更有趣的是他與李益同為唐代大曆年間的才子,也同樣在情史上萬古揚名。韓翃的愛人柳氏原是歌姬,兩人因緣結合,後來安史之亂爆發,韓翃流落青州,柳氏在長安被豪強所奪。韓翃得知,寄上一闋《章台柳》,以詞探情。而柳氏自嘆已委身他人,無力回天,即回贈《楊柳枝》一闋,詞中「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兩句,道盡柳氏萬般無奈,深責自己不值擁有韓翃的痴情。可是詞中的字句,令韓翃明白柳氏深情依舊,於是韓翃痴心等待,更感動唐肅宗下詔將柳氏歸還韓翃,兩人終於破鏡重圓。

《章台柳》是已故編劇家蘇翁先生按上述兩闋詞而編寫的故事,主人翁仍是韓翃,但在編劇筆下他不是一名文官,而是一名武將。因落拓窮途被逼出賣家傳寶箭,故而與江南名妓柳惜青相識相知。適值安史之亂,韓翃欲投軍旅,報效國家,便借柳氏白羅箋寫上一闋《章台柳》,柳氏即回贈《楊柳枝》一闋,作為兩人的定情信物。因為寫詩的情景與實際不同,我在解讀人物和表演時,必須從劇本的角度去理解,即韓翃的《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重,也應攀折他人手」,不是探問,而是以詞盟心,希望對方別像一般柳枝,而是能相守相候,待他得勝歸來,即諧奠雁。而柳氏回贈的《楊柳枝》也不是指自己已非清白之身,而解作對愛情的萬般憂慮,怕一別經年,韶華已逝,待得郎歸,郎心已變。這樣在處理離別一刻的情緒,便不致讓人誤解,令詞境可適應劇本的情節。

這個戲在1973年首演,是由羅家英先生開山的名劇,劇中唱、做、唸、打俱全,可說是我三年受訓中,最大挑戰的一個戲。如何從首場的落難寒士,到戰場揚威、追車逐愛、相思病沉,最後在皇爺府上據理爭妻,表現韓翃受屈忍辱、武藝非凡,以及忠直痴情的面貌,是我在餘下不多的時間要處理好的事。羅先生在講戲時,給我看了他的演出錄影,無論文人身段、馬鞭功架、對打、水髮運用均有很高難度,而羅先生也是首度傳授這個戲給油麻地戲院的新秀演員,我這幸運兒,怎不又喜又驚!

下周正式開始排練,今晚是冬至,和家人吃過飯,匆匆閉門苦修,萬望不令總監失望,不讓愛護我的觀眾失望。祝大家冬至溫馨,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