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新編傳統排場粵劇-《黃鶴樓》2018


圖:旭哥《黃鶴樓》周瑜劇照

《黃鶴樓》的主題折子戲編於2009年,首演後一直想把此劇編成完整的長劇。2015年,經過八和粵劇新秀計劃三年培訓,學習到演出排場戲及金殿戲的要點,對武生唱段、傳統牌子曲及排場的運用更為熟悉後,終於成功創作並演出《黃鶴樓》全劇。這次演出,獲紅伶龍貫天先生擔演周瑜,宋洪波先生飾趙雲,廖國森先生及陳鴻進先生分飾魯肅及劉備,為此我在唱段設計上重新作了處理,希望讓各紅伶有更佳的發揮。

《黃鶴樓》取材於三氣周瑜的故事情節以及元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話說赤壁一戰後,周瑜欲乘曹軍初敗,攻下南郡,以便奪取荊襄兩州。豈料在南郡遭曹軍猛將曹仁以毒箭暗算,身受重傷,周瑜卻危中生計,以假死誘得曹仁率大軍突襲吳營,周瑜就暗中奪取南郡,誰知孔明卻早派趙雲趁空城攻入南郡,待周瑜來到,趙雲已在城上佈下箭陣,氣煞周瑜。這幾場有起兵排場、攻城的南北派對打套路,以及<假死計>的古老唱腔,由紅伶演來,定必劇力萬鈞。

周瑜在柴桑養傷之時,回憶南郡失利後,趕赴荊襄,卻又巧遇被孔明騙走的曹軍,兩軍對懸城下,周瑜負傷應戰,終戰勝荊襄曹軍,卻折重兵,不能再與劉備周旋,只好答應孔明借去荊州作根據地,期限十年。養傷期間,雖得愛妻小喬悉心照料,但日夕牽掛國事,憂憤難眠,以致傷勢總是難以痊癒。

周瑜告知小喬已與吳侯合謀,佈下美人計,意欲長困劉備在東吳。小喬深感丈夫報國盡義的決心,為免成為丈夫負擔,甘願離開,在竹林歸隱守候周瑜戰勝歸來。此場<別周郎>訴說的是夫妻間的心靈交流,周瑜對小喬的深情,表現在一直深記相識點滴,也未忘記情效鶼鰈,歸隱田園的盟誓。即使傷重,只要聽得小喬琴弦輕奏,便能頓忘傷痛。對妻子的愧疚之情,讓小喬更為不忍,也許雙方都明白這次分離,不能重聚便是永別,所以周瑜用琴音送走小喬,小喬依依之愛,伴著琴音裊裊,千言萬語盡在其中,我相信英偉的旭哥與艷美花旦劉麗必為大家帶來精彩演繹。

劉備得孔明的錦囊妙計,輕鬆賺得尚香為妻,並在尚香幫助下,離開吳境。周瑜得知後趕到江邊追截,卻又慢孔明一步,並被孔明「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對聯氣得當場暈倒。周郎「賠了夫人又折兵」是指賠了尚香公主予劉備為妻,更在南郡、荊襄大戰中損耗大軍。而受毒箭所傷,更成為周瑜早亡的導因。

劉備借去荊州,娶得尚香,回到荊襄,轉眼十年借期到臨,但劉備全無還地之念,周瑜又以國太病重,騙尚香回吳國,更要劉備親來迎接。其實周瑜在黃鶴樓擺下鴻門宴,逼劉備歸還荊州。劉備聽孔明之議,只帶趙雲一人赴宴,最後被困於黄鶴樓中,幸孔明早把合兵破曹的周郎令箭交予趙雲,二人始得安全離開。最後兩折是全劇的精華所在,周瑜運籌帷幄、趙雲剛直護主、劉備八面玲瓏,看三人(旭哥、波哥、進哥)在樓中對峙,能不期待嗎?!

《黃鶴樓》雖然由周瑜擔綱,但他身邊的魯肅、孔明和劉備,也性格鮮明,各具神采。在《黃鶴樓》中,魯肅是智者,他敬周瑜,助周瑜,在周瑜假死一場中,他從附和周瑜的計謀,到唱出對都督的敬慕之情,讓周瑜也不禁悲從中來。旭哥與森哥都是唱演卓越的演員,兩人在假死一場,必能打動觀眾。

劉備在<回荊州>、<收拜帖>到<過江赴會>幾場戲,表現了一個圓滑世故的形象。孫尚香就是被劉備的溫言暖語打動,願意助他回荊州。劉備雖然怕死,卻很信任孔明,對孔明的建議,縱是無奈,也會照做。孔明在戲中是三度使計,令周瑜氣結收場的主謀,但只在<回荊州>的結尾和<收拜帖>一場出現,讓他發揮運籌帷幄,多謀睿智的形象,對演員的演技也有相當考驗。由進哥飾演劉備,帶領本團的靈音及梅曉峰演繹孫尚香及孔明,定能令後輩演員獲益良多。

《黃鶴樓》是一個人物眾多的群戲,除了上述各人物,還有曹軍猛將曹仁(劍麟飾),他是一箭令周瑜飲恨南郡,從此落下病根的主凶。另外周瑜四大將,吳侯派來追舟的大將,探子兵員,都在戲中有很重要的襯托作用,稍有差池便影響全劇。這次由我、文軒、吳國華、蔡美娟飾演四大將,並率天馬全體團員,配合旭哥對劇本及演繹的要求,全力修正排練,務必為觀眾送上一台好戲。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2017年12月15日首演《帝女花》



     《帝女花》,是本港著名編劇家唐滌生先生,按清代黃燮清《帝女花》崑劇曲本故事,新編為香港粵劇劇本,由任姐及仙姐領班的仙鳳鳴劇團創演,成為本港粵劇經典,堪稱為一齣史詩式的舞台巨著。第一次看《帝女花》,是八十年代,在筲箕灣戲棚,對劇中亡國之痛,亂世之情固然留下深刻印象,但最打動我心的,卻是男主角周世顯,在故事中義無反顧地為所愛獻出生命。國亡不復可救,亂世之情又豈能永久,唯在這可能的範圍內,用最純真的情,為所愛的人做一點事。這是周世顯的可愛之處,也是這個人物成為所有女性心中標準對象的原因。

     周世顯是個對國家一片赤誠,對所愛一往情深的世家子弟。<樹盟>面對公主厲語嚴詞的不亢不卑,贈詩定情的堅定;<香劫>中縱然無力,亦要護花的果敢;<乞屍>的痛苦瘋狂;<庵遇>從懷疑、試探、懇求到<相認>,必須表現不同的感情層次。到了<迎鳳>先以假面孔騙人,到忍淚相訴衷情,並以殉國之志得到了公主的信任,更予公主寫表的意志及勇氣,周世顯對愛情的奉獻到了這裏已是極致,手捧曲本,每至此場,總難忍熱淚。<上表>蠎袍的鑼邊花上場,功架控制實在不易。<香夭>既要表達殉國的從容,也有難掩的痛苦。過去總覺得自己無法演繹周世顯的深沉情緒,更無力帶領觀眾投入到周世顯的內心,唱白功力亦不足以應付周世顯這個人物,為此多年來一直不敢演出這個戲。


     適值唐滌生先生百年冥壽,《帝女花》創演六十周年。為向經典名著致敬,我終於鼓起勇氣,首次承演全劇。這次演出,蒙新劍郎先生(田哥)俯允擔任藝術總監,協助參訂劇本,統排全劇,務求在有限的演出時間內,盡量保留原劇本故事內容,希望讓未看過此劇的觀眾,能更完整地明白故事內容。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新編粵劇《撲朔迷離將相情》_2017(下)

2015年首演《撲朔迷離將相情》時,我擔演的是劇中的風流皇帝,這個角色非常有趣,對麗君是從臣子間的倚重,發展到情愫頓生。在金殿上威而不露,在遊上林時對麗君步步進逼,對皇后的責斥感到無奈,對太后要有孝道,是個可愛的人物,有許多發揮表演的地方。

這次演出,我獲派演劇中的皇甫少華,這是一個正直可敬的少年將軍,也是我新編此劇刻意著墨的人物。故事中皇甫家與孟家本為世交,少華與麗君青梅竹馬,自幼定下婚約,獲悉孟家招罪,少華假以追捕,實為救生,把麗君送到安全的地方,並設計阻截後來的追兵。兩小無猜,加上共患難之情,麗君心中早已非君不嫁。

少華並非救出麗君,便與之縱橫湖海,隱居桃園。他明白麗君的心意,是要找尋流落南羌的父親,並搜尋證據,為孟家翻冤案。為了心愛的人,少華請纓出戰,三年在外苦戰,每日以麗君自畫丹青以解相思之苦。他不知道麗君已中了狀元,三年內已位固丞相,並多番飛箋傳訊,助少華解困。少華對於這位未見過面的軍師丞相,心中十分敬佩,回京述職,不忘向皇上表明丞相之功。待等丞相到來,少華已覺面善。而為少華被逼婚一事,丞相一時情急,講出了「麗君定必將家返」,讓少華斷定眼前人與麗君必有牽連,於是詐病請丞相過府。

<丹青訴情>是麗君與少華兩人的主題曲,麗君羨慕丹青能朝夕相伴少華,自己卻因為家冤未雪,不能與少華相認。少華隱約猜到眼前人不肯相認的原因,是怕冤案未翻,奸黨會另有所圖,而麗君女扮男裝的欺君大罪亦不好開脫。相思之苦,戰役煎熬,少華可以忍耐。但三個月的限期一到,他就要被逼娶國師之女,這令少華如鍋上蟻,不能再等,他急於要與眼前人相認,急於訴說衷情,他怕麗君為了家仇,犧牲自己的婚姻。


他眼前的麗君,再不是過去處處倚賴自己的小女孩,而是位高權重,運籌帷幄的丞相,連自己都靠著丞相錦囊,才能戰勝南羌。少華雖不信麗君會忘情,卻也沒有把握麗君會盡力保護兩人的愛情。少華從麗君竟寧犯欺君之罪而入仕,就明白到在麗君心中,家族名譽,比個人婚姻重要得多。所以他害怕,他希望得到麗君愛情上的肯定及承諾。兩人就在這場戲中較勁,一個以情求相認,一個以理拒相認。清代張潮有言「情必近於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我喜歡少華的痴,痴得可愛,痴得令人心疼。希望我的演繹,能把自己戲文的文趣向觀眾展現。

新編粵劇《撲朔迷離將相情》_2017(上)

《孟麗君》的故事源自清代杭州女史陳瑞生的長篇彈詞《再生緣》,各地戲曲均有改編並廣受歡迎。香港粵劇亦有傳統劇本《孟麗君》,劇中的風流天子由文武生擔演,而其中太監偷宮鞋的古老排場,亦一直保留在戲中。傳統粵劇劇本,淡化了孟麗君與皇甫少華的愛情故事,以及孟麗君女扮男裝成為丞相的政治矛盾,反以突出喜劇的調笑、金殿的古老唱腔以及<遊上林>的劇趣為重。

我新編的粵劇《撲朔迷離將相情》,寫的是文武生皇甫少華這個將領,對孟麗君的一往情深。為救孟麗君不惜犯險欺君,為救出孟麗君的父親(孟士元),自願帶兵攻打南羌,寧為一死亦不願娶國師之女。孟麗君女扮男裝中舉入朝,亦為搜羅父親蒙冤的證據,由於麗君博學智勇,政績卓越,深得元帝信任,三年為相,與凱旋回京的少華金殿初會,令少華驚艷於殿上。這便是我在劇名中有「將相情」的原因。「撲朔迷離」既指孟麗君難辨雌雄,亦指故事中國師通敵賣國,國舅唯利是圖,促成孟家被判賣國的冤案,幸得左賢王護國忠直,協助麗君及少華脫困,故事撲朔迷離,卻最終得到化解。

《撲朔迷離將相情》保留了<探病><遊上林>兩場傳統故事情節,但我以全新的唱詞內容和曲式,以別於傳統本。而其他情節,我則參考了各地方劇種,以及野史雜論,撰寫成《撲朔迷離將相情》。

劇中除了皇甫少華、孟麗君及皇帝,另外有三個重要的角色,一個是正面人物左賢王(廖國森飾),一個是反面丑生人物梁國師(陳鴻進飾),另一個是小人物劉國舅(吳立熙飾)。因為人物的衝突,造成了金殿上的各種爭吵,令故事變得豐富多采。由紅伶前輩帶領我團一眾演員演出此劇,相信必予人嶄新感覺。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2017年7月26-27日《燕歸人未歸》






蒙藝術總監新劍郎先生派我於2017/18年度粵劇新秀演出系列第一演期,7月26-27日演出由潘一帆先生編撰,由麥炳榮先生開山演出的─《燕歸人未歸》魏劍魂一角。田哥很喜歡此劇,除欣賞此劇宣揚忠君保國,重情重義的傳統思想,主題曲【燕歸來】非常動聽悅耳,烘托全劇守諾重情的主題,也帶領我們青年一輩,認識這類曾經非常受歡迎(大龍鳳劇團的戲寶),但現今並不經常上演的劇目。希望我們對角色能深入研習,認真處理,因為沒有名家的影碟留作參考,自己除了跟隨總監學習,在表演上更需要多作揣摩和練習,才能演出故事人物的神髓。

《燕歸人未歸》的故事講述西梁王子魏劍魂偷襲胡營不果,負傷而逃,被村女白梨香所救,二人兩情相悅成婚。其後西梁王遣劍魂向東齊珊瑚公主求婚,以求合兵抗匈奴。時梨香已懷有身孕。其兄志成向劍魂提議調換身份,望能瞞過東齊公主。梨香與劍魂相約於翌年春燕歸來之日重聚。然公主識破志成身份,堅持劍魂拋棄梨香始能借兵。其後公主砌詞欺騙梨香,並把她的新生兒子帶走拋棄。東齊將軍蔡雄風奉命除去梨香,幸他輾轉得悉公主奸計,遂轉助梨香並將她帶回東齊,而志成則恰巧拾獲梨香的兒子。西梁東齊兩國大破匈奴,劍魂被迫與珊瑚公主成婚。梨香在殿上道出遭公主欺騙夫兒的經過。最後梨香、劍魂與愛子一家團圓,公主承認過錯,與蔡將軍結成連理。

我飾演的魏劍魂是一個國弱兵寡的西梁王子,蒙村女梨香相救,兩人相愛結合。劍魂教梨香讀書明理,梨香明白了「忠君孝親,禮自持」的道理,所以對劍魂為國忘家,抛下有身孕的梨香前住東齊,並無半點怨言。得知劍魂是王子,並無爭奪王妃的想法,反而處處為劍魂著想,甘願讓愛獻子,隱瞞自己的苦況。從首場兩人一段閨中伴讀的曲情,便展開了全劇的各種矛盾。劍魂在曲中唱道「不論男和女,要守信義,應知禮義與羞恥」。為此無論多艱難,他都要實踐一年燕歸人返的諾言。也因為劍魂的重諾,在得勝歸來後,便四處尋訪梨香,但梨香卻沒有如其許諾在庵中避世,而是嫁與東齊大將軍雄風。兩人在金殿相見,劍魂既恨梨香之違諾,也無奈於自己被逼迎娶東齊公主。

劍魂因為忠於君而須謀復國,孝於親而不能違反君父婚約換齊師的計劃。他也曾說過有幸得勝便須入贅齊國,如此負情,不若戰死沙場。他也曾想過兩全其美,得勝歸來雖被逼入贅齊國,亦從未放棄尋訪梨香蹤跡,希望想出團圓方法。末場面對舊侶重婚,公主振振有詞的辯駁,劍魂氣惱、震驚、懷疑、取信等等表演,對演員均為考驗。

主題曲【燕歸來】曾兩次出現在劇中,第一次劍魂雖然為別離傷感,但仍有信心明春歸來,故而在悲痛中,應對梨香多有安慰,並對兩人的愛情存有團圓的希望。第二次是劍魂固知此次離別,若非戰死沙場,便必須娶東齊公主,他對梨香的純真愛情徹底毀滅。正值無言以對,梨香唱起了此曲,一對情侶又回到美好的回憶中,動作情景雖然一樣,但劍魂必須有別於第一次唱此曲的情感,要能表現出絕望無奈的情懷,才算達到效果。

此劇是我加入新秀演出系列後,第一個接獲擔演文武生的劇目(2012年8月7日),當時的總監是龍貫天先生。重演此劇,專程到八和會館申請重看自己過去的演出,當時演出此劇,唱做皆稚嫩得很,對兩次處理主題曲【燕歸來】並未能掌握情感的層次,難得總監忍受我強差人意的水平,繼續予我機會學習,並循循善誘,令我不斷進步。五年過去,希望能彌補首演《燕歸人未歸》的各種遺憾,也希望曾看我上次演出的觀眾,能見證我的成長。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旗開得勝凱旋還》


圖:借用龍貫天先生面書專頁,Ann Chiu上載《旗開得勝凱旋還》劇照

藝術總監龍貫天先生派我於2017/18年度粵劇新秀演出系列第一演期,8月2-3日演出李少芸先生編撰,由麥炳榮先生開山演出的賀歲劇─旗開得勝凱旋還葉抱香一角接到演出消息,剛好旭哥及一眾紅伶在西貢演出此劇,特往欣賞學習。

此劇場講到葉抱香與戴金環熱戀,卻得不到雙方父親的認可,唯有暗地往來,並已偷赴巫山,初嘗雲雨。身任將軍的葉抱香出戰在即,特來向金環辭行,並藉初一大喜之期,向戴父求允二人婚事。第一場有極綺旎的曲情,如金環出場唱道「春意透簾櫳,春光迎紫燕,羞煞春一度,錯解了環佩紅綾」。又如葉抱香向金環唱道「兩度銀河拜雙星,一晚香甜夢醒,巫山雲雨尚有一段未了情,正欲命嚴親為納聘,不料一聲顰鼓,我便遠戍南征,此後月胡邊,只嬴得相思舊詠」回家,見兩人如膠似漆,頓時火上心頭。作為賀歲戲,當然就是喜劇,雖然是拆散姻緣,卻不能涕淚漣漣,悲痛欲絕,這便有賴演員的表演造詣。這一場旭哥演繹的葉抱香,與鳳姐飾演的金環,兩人極具默契,先向觀眾交待如何合計先動之以情,求之以理,倘父親再不應允,就以惡鬥惡。笑料就出在惡鬥惡的情節上,旭哥利用一段芙蓉中板的唱段,從拍枱,步步進迫到輕彈父的身體,顯示了武將的威儀,而作為御史的戴父,被這個武將一兇,竟也失了底氣,一步一驚的樣子,煞是好笑。正在葉抱香以為終於能嚇到戴父就範,卻被戴父請來了自己的尚書父親,孝道在前,葉抱香只得悶不作聲。原來兩家交惡,是因為彼此都認為對方依靠奉承,才能升官發財,可見兩位父親都剛直正義,並非蛇鼠之輩。

猶記旭哥在去年派我演出的《花染狀元紅》中,指導過我如何在戲台上動氣,與對手惡言相向。對於極不喜歡吵鬧的我,結果真的氣病了。後來在《蓋世雙雄霸楚城》中行哥又再傳授如何演出暴跳如雷的賀飛虎。這次演出的葉抱香,卻是氣極中帶有幽默,還須有對長者的一分忍讓,這的確又是另一種我未演過的情緒。

第二場戰勝榮歸,葉抱香一心以為可用戰功求太后賜婚,卻忽聞心上人已早一步被賜為太子妃,眼見心上人換上華服,到底是金環移情負心還是另有隱衷?大殿之上不能開口查問,不獲容情還愛,更被逼看儲妃娘娘欺負金環,內心的痛苦豈為人知。尤其當儲妃教導金環宮禮,第五條是「教你守貞操,萬不能有越軌,國法我有權執行,你小心做人應仔細」,抱香心中可謂既恐又痛,恐被揭破與金環私情,令金環有性之憂,即使不被揭破,金環過的是在權勢威嚇下的日子,所以抱香不禁偷偷道出「傷心難忍英雄淚,幾回偷望我更悲」的心底話。

第三場是葉抱香潛入金環居處,望能一問底細。卻遇上戴父寸步不離,於是又使出了求不得便兇的手段,此時戴父怕生事端,唯有隔二人中間,聽二人細訴衷情,更要筆錄作證。此時抱香及金環唱出二人如何相愛,如何共渡春宵,金環更吐露身已有孕的消息,把父嚇得半死。此段戲情,想要隔開一對痴男怨女,卻又總是冷不妨讓二人有機可乘地在一起,在名伶的處理下,可謂妙趣橫生。當抱香得知自己有後,馬上去求尚書老爹幫忙。尚書得知,趕到金環家,道出抱香是原正宮太后的嫡子,因宮變正宮太后被害,尚書為保正統,用自己的兒子換取了太子的性命,並撫養其成人,冀望一朝能復辟正統。記得由廖國森前輩演出的尚書大人,一段長木魚,唱得全場鴉雀無聲,之後掌聲如雷,可見觀眾對這捨子保忠良的尚書寄予了無限同情。

金環親的陳鴻進先生,在戲中是御史,也是正直不阿的人。聽到尚書的苦衷,馬上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臉,表示父女二人,願以死保住抱香性命。抱香除了先求父親,然後又天真地以為自己有戰功,於是自己走到太后處求情,誰知換來要親手殺死不貞婦的命令。在情義兩難存的情況下,抱香本願以死保金環,奈何金環父女,道出了抱香的身世,欲知後事,還請入場觀賞。

賀歲戲當然是大團圓的結局,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卻同時表露保忠良毋寧死,為官取仁大於利的傳統儒家思想。利用喜劇的表演手法,加入傳統排場,豐富了舞台程式。優美的曲詞,增添愛情的養分六柱演員,各具戲場,各有發揮,讓此劇成為一時之名劇。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是一個新秀演員的培訓基地,正好演出此類行當齊全的傳統戲,讓各行當得到更多學習及表演機會。在這類戲中演出文武生,更要注意在其他角色唱做時,自己站在一邊該有的表演情緒,以及每一次出場,要讓觀眾留下怎樣的印象。旭哥演出的葉抱香,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也慶幸由旭哥親自指導我演出此角,雖然女文武生演這類莾將軍的戲,要克服的困難比較多,但能勝任,將能增添演出文戲中的官袍及大審戲的火力,我將以最大努力完成任務。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創編折子戲《櫃中緣》及《黃鶴樓》的編和演


   

《櫃中緣》原是一齣短劇,故事流傳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自從1915年秦腔名劇《櫃中緣》由陝西易俗社首演後,京劇、川劇、漢劇、河北梆子、桂劇等多劇種均有改編演出。由於故事輕鬆惹笑,一直深受大眾歡迎。內容講述宋朝岳飛一家害,其子岳雷逃出虎口,躲到劉氏家中,劉玉蓮將他收藏在櫃裡,未被官兵識破事後卻被哥哥劉春及母親趙氏發現,引起連番誤會。後來趙氏因感岳雷是忠良之後,答允收留,並將女兒玉蓮許配予他。我根據傳統的故事內容,加入新的情節和人物,在2006年改編為粵劇全劇演出,除了保忠良,亦加入了對取義行惡的反思。

 

這次選演是全劇的精華<櫃中結緣>,由開山的原班人馬演出,並邀來新秀演員袁善婷演出何立一角。我飾演的岳雷,在父兄遇害後,落荒逃亡,在悲痛中,卻有奇遇,產生奇緣。劉氏母子,是喜劇人物,在未識岳雷是何許人時,弄出笑話連篇,作為悲劇人物的岳雷,必須一直保持將之風,坐懷不亂,不能讓劉氏母子的喜劇戲文影響。

 

《黃鶴樓》取材自《三國演義》「三氣周瑜」的情節,以及元代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是我第一個創作的古老排場戲,只有一折,首演於2009年2014年鋪寫為長劇首演,以表現周瑜的文韜武略,以及與小喬的夫妻深情。是次選演別周郎〉〈呈拜帖黃鶴樓三折,說到周瑜養傷桑園,心繫國事,幸得愛妻小喬悉心照料。小喬為除丈夫後顧之憂,提出先返柴桑,靜候丈夫功成身退,夫妻團圓。周瑜再以國太病重為由,孫尚香接回東吳,並送上拜帖,邀劉備赴宴黃鶴樓,表面請劉備過江迎回尚香,實則志在重奪荊州。諸葛亮命趙雲保駕隨行,並授以錦囊密計。周瑜與魯肅於江邊等候劉備,得悉只有趙雲一人隨行,心中竊喜。在江東迎接劉備後,便將其君臣拘禁於黃鶴樓中,伺機逼他歸還荊州。趙雲臨危出示諸葛亮暗授,周瑜早前與劉備相約合兵破曹之令箭,遂得與劉備全身而退。

 

周瑜在數折戲中是設計追討荊州的主謀,養傷期間設下美人計,並以深情打動妻子,回鄉候其佳音。誰知先敗於美人計,再設計擺下鴻門宴,認為成竹在胸。上樓擺宴,以酒喻地,唱出劉備不守信用,佔據荊州,並要求劉備立寫退文,將荊州歸還吳主,要字字鏗鏘,氣定若閒。看到劉備對賜酒有所防備,要表現一副藐視神態,意即:我周瑜才不做此下等之事,以更有力地烘托最後「怕怕怕,唯怕惡名揚的曲詞。劉備支支吾吾,表面裝可憐,暗地支持趙雲講出合兵破曹乃孔明借風功大,要周瑜先還東風,再討荊州,一步步把周瑜氣得難以回話,幾乎與趙雲動武,最後想到自己的身份,只好把一腔怒火壓下,引開趙雲,下樓而去。得知劉備趙雲利用自己當年合兵破曹所賜令箭逃離黃鶴樓,周瑜氣極而暈。周瑜以翎子蠎應工,穿蟒要顯氣度,一步一坐都要穩,翎子功能幫助表達內心情緒轉換,全折戲唱、白、做兼備,要讓觀眾體會到周瑜面對劉備及背向時的雙重表情。亦要把情緒從最初的意氣風發,到最終的氣極而暈,絲絲入扣地表現出來。

 

岳雷表演的是小武功架,周瑜演出的是大將風範,於2017年8月19日選演的創編折子,能演出兩個完全不同形象,亦是一項挑戰。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兩代情仇》的編與演-2017

       初寫《兩代情仇》是2000年前後,受北海粵劇團之托,把傳統粵劇《花王之女》和後來由秦太英先生續編的《花王之孫》改編為一個完整的單元劇。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古老劇本,記得那份《花王之女》泥印稿,全部都上句起,口古接唱都須依從上下句結構,二黃與梆子不會混在一場中唱,與現今演出的劇本很不一樣。

 

故事上,初看《花王之女》的劇本時,感到此劇充滿了奇趣,人物性格頗多相矛盾的地方,例如<霜月衝入少爺洞房產子><花痴拿劍追殺少爺><少夫人迫害霜月><少爺落草為冦>等等,這與霜月之前的可憐可悲、花痴的忠厚老實、少爺的保家愛國都大有不同而少夫人出身名門,卻是奸角,也讓我心抱不平。再看秦太英先生續編的《花王之孫》,在劇理和人物上已作了很大程度的修正,人物性格也更合情理了。可惜礙於要承接《花王之女》留下的懸念,所以上集主要人物的基調還是得不到改變,所以我要求把整個劇重寫,即從劇情和人物定位上作一個徹底改變,以突出愛情與親情的主題,而故事的推展則由我重新撰寫。當時北海粵劇團的團長很信任我,讓我自由地發揮,於是寫出了當時初稿的新編《花王之女》。後來我再度重編,除了文武生花旦及花痴的姓名,其他都不再與原劇有關連,成為本團的新編劇目。為怕襲用原名會令一些看過《花王之女》的觀眾有所誤會,所以我又再次修正劇本並改名為《兩代情仇》,一直沿演至今。

 

此劇的女主角霜月,我參考了巴金名著《家》中鳴鳳的形象,鳴鳳自殺前回望三少爺的一幕深深地感動過,她雖是封建制度下的卑賤人物,卻也有著傲骨和深情,這就是我寫<書房訣別>的藍圖。而由我全新塑造的少夫人,也有著《家》中瑞珏的影子,瑞珏雖然知道丈夫愛的是梅小姐,卻矢志不地愛著丈夫,並用自己的方法令丈夫明白她的深情。《兩代情仇》中的王倩怡也有著相似的境遇,但她比瑞珏更堪憐的是在家中苦等了十六年,丈夫才明白她的心事。花痴老實厚道,不求回報地為女兒付出一切的形象,是我對世上所有為子女犯錯後分擔後果的父母們深深致敬的寫照,也希望為人子女者能與我有所同感。


女主角霜月難產彌留之際曾說道「無悔種情根,無奈情難永,可恨高門難攀,薄命那堪折秋梗」「兒不能懷抱小兒盡責任,兒不能盡孝膝下報父恩,唯有與他共赴黃泉,免累爹爹受世人譏訓」。這是霜月的選擇,但作為一手帶大女兒的單親父親,陶花痴斷然阻止了女兒傷害孫子,說道「我不會嫌此嬌兒,更不將他來恨,我慣咗邊嚴父,又兼做慈親」「阿爹唔怕蜚短流長,但求你我父女爺孫,生活得安安隱隱」。霜月得到父親的原諒,含笑離世,父親含辛茹苦,養大遺孤。兒子長大,恨父親無情,抛棄母親,一心報復,卻又愛上與父親家族有關連的林氏千金,千絲萬縷,有待逐場解破

 

          此劇的男主角,少爺軍官林子才,對家中侍俾陶霜月,因為年紀相,一同成長,有著不一般的感情。三年駐防在外,把兩人的童年友誼,化成了男女之愛。一夕盟心,錦帳春暖,鑄下了悲劇之因。最後霜月父女被趕,子才誤以為霜月已死,仍力抗母親逼婚,脫下喜服,逃情到前線作戰去了。林子才不顧堂前歡宴,私會霜月,可見其叛逆。力抗母親高門婚配,更定下不惜與心上人遠走高飛的決心,可見其深情。對自己不解霜月的委屈,自覺霜月死亡是自己一手造成疚長埋心中,十六年來從未釋懷。與兒子的偶遇,令他平靜的人生,突然起了極大波瀾。想到已死的愛侶,面對苦等了自己十六年,更代自己侍奉了母親十六年的原配,是再次逃走,還是決定留下?而作為一個苦等了十六年,卻換來一個誤會,一記巴掌的千金小姐,你會選擇原諒,還是離開?首次演出此劇的男主角,要演出少年的傲自信,對愛情的勇敢追求,以及後來經歷種種人事的落寞沉穩,對原配的敬重情,讓觀眾感受到人物的成長,對他的過錯予以原諒,便是此次演出的功課了。

 

       《兩代情仇》訴說的是一個普通的倫理故事,卻因為每場戲都有讓人作出選擇的情節,每一個抉擇都影響打後的人生,令此劇產生了不一樣的劇。它讓你總能在身邊找到相近的影子,產生聯想,同聲嘆息。此劇曾由名伶林錦堂老師導演我團演出,堂哥曾寄言此劇的故事很好,但在曲情及接駁處須再作提升。前輩訓言,時記心中,每次演出,均作出不同幅度修訂,這次更在父子重逢一場中,加入了一段接近古腔的唱段,增加唱情的蒼涼感,以提升藝術效果。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2017年再演《唐伯虎三笑姻緣》

   上圖為2015年演出劇照

 

唐伯虎三笑姻緣是我2005全新編寫的作品,經過不斷修訂,唐伯虎在劇中的成長,也伴隨著的成長,成為我最喜歡演出的個人作品

 

歷史中的唐伯虎,少年得志,才情橫溢,在鄉試考獲頭,人稱解元公。可惜於會試舞弊案中受牽連,陷牢之災。人生的巨變,令這個年少得志的才子看淡官場,自此浪蕩人生。唐的詩聞名於世,筆下的仕女圖更是一絕而其畫作中有部分曾蓋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泥印,更為後人增添不少韻事形跡可是才子的命途並未因其淡薄官場而變好,名敗親亡,妻離家散,雖能賣畫為生,卻不能補償才子心中的鬱悶。窮愁潦倒,令其疏狂傲世,其詩作「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最能體現他的情懷。

 

歷來影視戲創作不乏唐伯虎的故事,似乎不同範疇的藝術創作者,都能從唐伯虎身上找到藝術靈感我寫的唐伯虎,取材自經過牢獄之災,文人受辱的憤世心態故事發展,實無歷史根據,亦坊間流傳的演出模式有別,他僅僅是我從唐伯虎的部分詩作,幻想出的人物形象。他與秋香的相識相知,唐伯虎表妹的婚姻選擇,作為官二代兼富二代的華暮生對人生的取態,都是我個人對愛情憧憬和人生的體會。


唐伯虎有許多名號,如桃花庵主、六如居士等,為此他的畫作亦有不同的印章,其中不少人把其中一個雅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意解為唐虎私生活上放浪不覊,亦有學者認為是後人的附加蓋印其實風流的基本詞意是風采不絕,餘韻流傳。《後漢書-方術傳論》「漢世這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更把名士風流延伸為有才學而不拘禮法之意所以我認為唐伯虎確有自號風流才子的可能,但此風流未必指其私生活,而是在其風骨,所以我為他的自號,寫出「筆下能不平事,詩風畫骨自風流」的說法。


因為唐不拘禮法,所以才有喬裝書僮華府走,為覓秋香把情酬的奇人異行沒有人信他唐伯虎,更方便他觀察到底秋香喜歡的是唐伯虎的聲名,還是唐伯虎的本質。第一場唐伯虎被秋香的美貌和清朗笑聲吸引,對秋香的種種舉動,亦盡顯其疏狂任性格。初入華府,甚至在華夫人跟前險些失態,這令秋香非常不悅。直到秋香自覺眼前人的確才學非凡,自己在陪伴少爺讀書的同時,亦受教於眼前這小小書僮,才開始對唐改觀。而唐對秋香的鍾情,始於秋香說出「願嫁村夫平安度日,不與才子顯貴詠齊眉」這種純真令唐伯虎深感詫異,遂有「奇奇奇,驚嘆遇上仙姬降瑤池,一顆素心不染俗媚,率性言詞見真善美世上難尋淑女,不慕榮和貴,你在世間有著平常心,確堪奇」的讚嘆。秋香被此番驟來的讚美情懷撩亂,對唐伯虎頓然放下的介蒂反令唐不敢造次,雙手左右不知如何自處,對眼前人,只覺暗香微泛而不能褻瀆的美態


唐的表妹碧秋告訴了秋香,華安就是唐伯虎,秋香若不決心與唐伯虎一起,就得嫁入華家為妾。一邊是聲名潦倒的唐伯虎,一邊是玩為業的紈絝子弟。秋香內心矛盾,獨自來到花園,感到「花襲人展香茵,梅雨沾襟,處處落紅添離恨,亂絮猶笑多情人」,如此夜色,更讓她產生百般愁思,欲訴無人之嘆。因為唐伯虎闖入禁園,要受家法,秋香執行法令,這執板之舉,先令唐伯虎心冷,卻又因為棒下留情,令唐伯虎重燃希望。到底秋香對自己是愛是嫌?是甘為人妾還是能為他放棄安逸的生活?這一切皆令大才子惴惴不安,雖未受大刑更甚於大刑


因為唐伯虎喜歡秋香是她的一顆素心,所以見秋香來訪,便以素心相問。「夢裡仙姬現,問素心可變遷,嬌花可甘心嫁入華殿,疑懼似火燃」,秋香的回答是「被那罡風牽,非關花戀金釧,朝思暮念,化清風飛遠」,於是兩人說出了心願「望能同遠去,滄海看月圓,柳陰深處步迷亂,夕陽籠煙,霚裡賞花艷,雨中聽鶯喧,青山相送遂我願,醉擁水天一線」美景良人,相信是每個人的企盼。這次演出特別加了些置身舟上船中的寫意身段,希望大家一同感受劇中人生活藍圖


唐伯虎雖是厭惡官場,但確實對自己懷才不遇,有著不少的鬱悶。所以曾在晚年詩作《言懷》「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片天。」我編此劇時,看了許多唐伯虎的詩,唯此詩令我難以忘懷,直覺是古人對今人的勸慰。於是我用此詩的內容,以慢板曲式,讓秋香唱出凌雲壯志可寄山川,妙筆自有沽酒錢,漫勞海內傳名字,莫損心裡一寸天來安慰失意的唐伯虎,作為唐伯虎的扮演者,在台上聽到這幾句曲詞,心中總會有說不出的感動


此劇以追求心靈自由為題,唐伯虎擺脫官場名利,寄情山水,是一種追求自由的模式。他遇到秋香,亦希望秋香能擺脫眼前的困局,振翅高飛。過去在<賣身>對聯考核中「月照紗窗,但見孔明姓諸葛」,我讓唐伯虎對「雪飄梅嶺,何如李白號青蓮」,這次演出,為配合主題,以及平仄更為工整,我略改動了上下聯的文字,變成「月照紗窗,個個孔明姓葛;籠牢玉燕,聲聲關羽稱二爺」,羽與汝字同音,唐伯虎暗示秋香被困籠中的境況。暮生曾贈送秋香貴重的鳥兒,秋香卻將之放飛,然後展露笑容,暮生見況,便不斷買鳥讓秋香放,以討秋香歡心卻不知秋香並非為放飛鳥兒的舉動高興,是對追求自由的嚮往。末場,暮生輸了對聯,卻最後一次送鳥給秋香,讓她自己決定鳥的去向,然後大家看著秋香把鳥兒放飛,象徵秋香終獲自由,與唐伯虎結成美好姻緣。

 

《唐伯虎三笑姻緣》經過多次重演,至今戲文還在修訂,演出還在提升,希望通過不斷的實踐,此劇將成為天馬菁莪粵劇團的一齣精品,也會是觀眾朋友心中的好戲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四度重演《獅子山下紅梅艷》_2017


 

《獅子山下紅梅艷》得編劇同學周潔萍小姐協助<相遇><悟情>兩場的撰曲,由我統一文筆及處理餘下各場,成為我對本土風貌的首個創作劇。劇沒有大惡之人,赤龍雖然作惡,但亦只是為救出被壓在八仙嶺的兄長,而他最後亦因惡受懲,被收壓在山下。創作過程中,不免亦投射了自己對人情世態的理解和感慨。例如當社會安好時,一個地方的人民會互助互信(鄉親苦甘與共,睦隣尚樸風,扶望相守樂於解困未憎怨命窮)。但當妖龍來襲,村民會把矛頭指向其中一戶引來妖龍的人,對其一家施以辱罵及白眼。大家似乎早已忘記,最初全村人民都企盼此人能為大家伏妖降魔,為什麼到頭來,那一家讓出地方給英雄住的,卻成為招風引雨的罪人?!

 

演了三次,以上的情況,我一直讓它存在。今年第四度演出,手捧劇本,想起身邊的社會,那怨聲、惡罵甚至活在法例條文下的恐懼,令劇本上原來只是對「人情世態的理解和感慨」,變成了此刻的厭惡。所以這次演出,港灣村民,再沒有埋怨紅梅招來赤龍,而是在困難中也一直相互照應。這也許是烏托邦,卻也是我衷心的企盼。

 

青獅是我心中的英雄,故事中他的成長,也代表了英雄從混沌走向清境,從冷漠參透大愛。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青獅不是人,他沒有這顆惻隱之心,所以文殊菩薩要他去感受人間苦難,透過身在其中而參悟大道。青獅意氣高揚地來到凡間,但求化解人間災和難,早日贖罪返仙鄉我大可獨力抗魔及早返天」可見他對人間多麼不屑。

 

認識紅梅,寄住在人間三天,青獅首先感受到的是人間的互助情誼。柳東失去兒子,村民不時送菜送糧,未過門的兒媳也一直悉心照顧這個老人。當青獅對男女之愛還未看懂時,已清楚明白了人間另一種「真情」。從首演這部分的唱詞「更勝仙家百寶是情濃」的愛情感受,三演時未悟人間情愛,先看百姓度日艱窮對百姓窮困的關懷,到今次重演改成「未人間念,先睹百姓互助情濃」,也正是我對人物成長,對社會感受的改變。青獅是仙人,縱然外形威武,他的心猶如赤子,孩子先能看懂的,應該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幫忙和愛護,所以他既成為村中的一份子,他亦必須有義務幫村民降魔。在這個時候,青獅已不再提「早日返仙鄉」,甚至「深怕頃刻返天宮」。除了人間比天宮熱鬧好玩,更因為有一個人住進了青獅的心。

 

對紅梅的感情,青獅也曾困惑。他喜歡與紅梅作伴,喜歡紅梅給他做的衣服,甚至喜歡紅梅的氣息。這是動物初次被人接收後,自然的護主本能嗎?我寫的時候沒這樣想,但演了幾次,我覺得青獅會有動物的愛主護主本能。青獅巧問紅梅,人神能否有愛的存在,紅梅不知就裡,坦然告之人神兩界不能互通,自己絕不羨雙星遙望,只願在人間有知己相伴。青獅頓然清醒過來,想起了自己的責任,毅然把已到口邊的擱下了。

 

這次演出還有一個較大改動,是紅梅對青獅疑為妖魔的態度。過去三次演出,我都讓紅梅馬上相信了眼前所見所聞,而離棄了青獅。這次重演,當所有人都一口咬定青獅是妖時,紅梅毅然回了一句「我不信大哥是妖魅」。當眾人都誤會你,咬定你是罪人,有一個人,她如此堅定地予以信任,這份「信任」讓青獅產生從未有過的感動。直到赤龍再使計,令紅梅相信青獅要傷害自己的弟郎,紅梅終於動搖了,但她最後還是為維護青獅而身受重傷。青獅沒想過自己喜歡的東西受到傷害,過去幾次我雖然用快二流唱演了青獅的激動,但卻沒有給他一個心情的描寫。這次演出我用了「驚見血如泉湧,不禁怒吼聲嘶苦痛難言,擊殺赤龍此際」來形容沒有受傷卻更痛於受傷的青獅。赤龍只是妖精,對神獸來說根本不堪一擊,殺之容易,但青獅因為杜鵑一句「你忍令紅梅姐姐,更添悲淒」而住了手。不想讓自己喜歡的人難過,是青獅學會的另一個情感層次。於是青獅捨下自己一半元神(金鈴一顆),贈予紅梅療傷,自己去找真的紅梅弟郎,以證明眼前是赤龍假扮的柳忠豪

 

縱海救人是體能與技藝的大展演,舞動長達十三尺的水袖,在長二王的走四門中,每次演出都確如縱身入海般驚險。走四門鑼鼓,是粵劇最傳統的鑼鼓表演程式之一,可視為剛陽之至的功架,可徒手或以各式武器表演。長水袖,是一種至柔的戲曲表演手段,以抽象手法,表達悲憤或狂喜的內心情緒。導演胡芝風老師按我的技藝及身形條件,在戲中安排了這個技藝,而我必須袖的陰柔感覺演成急湧狂流的對搏,才能配得起四門鑼鼓的威勢。

 

在是否該為治一眾村民的眼疾,而捨棄最後元神的抉擇時,青獅有了猶豫。這次演出在曲式上,我作了新的安排,但重點還是落在青獅紅梅弟郎交予的香囊,想起了紅梅為自己做的衣服,唱道「手上繡香囊,倍念寒衣情義,幾重心事,針針線上留。今日裡,念紅梅,更將人情參透」。可見青獅不為其他,只要想到紅梅,他可不顧性命,他不確定這是什麼情感,也許就是文殊要他參透的「人情」。於是轉到快七字清,他就堅毅地敲碎了金鈴,分與村民了。

 

紅梅獨自來尋青獅的一段主題曲,胡芝風老師讓花旦手持一槳,為尋所愛,隻身在風浪中勇往向前,配合鑼鼓及二流唱段的功架演繹,煞是好看之餘,也很考演員的功夫和體能。來到崖邊,看見已成獅形的施大哥,紅梅從恐慌到情傷,最後唱出「恨我誤信妖龍,累你浴血崖前,輕擁痴郎,淚流難掩。試問紅梅今生,何幸得摘此如夢仙緣。紅梅是善良純樸的化身,她只要救得青獅,願意放棄愛情,甚至生命。最後青獅用大哥哥的身份,勸慰了紅梅,在曲詞上,我再作了調整,希望把青獅的大愛形象更鮮明地表露出來。青獅的威武、純樸、憨厚與情感起伏,對我來說,都是大挑戰,胡老師初接此劇排演時,曾說在京劇行檔,此人物該由花臉演員擔綱吧!想我作為坤生與一眾天馬團員,在資源極有限的情況下,得到觀眾朋友的支持,一次又一次地演出此劇,感覺既神奇也感動。

 

每次重演《獅子山下紅梅艷》,都希望在文字及表演上進一步提升,感謝資助單位,也感謝觀眾朋友,是你們對本劇的支持,讓它在不斷重演中,邁向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