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驚夢》是香港著名編劇家唐滌生據明朝湯顯祖名劇«牡丹亭»改編而成。故事講述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遊園後在牡丹亭內睏極而眠,夢見一名書生手持柳枝而來,二人一見鍾情,相好於湖山石畔。麗娘醒後,相思成疾,死前自描丹青囑咐放在梅花庵中。三年後,柳夢梅赴考路經梅花庵,拾得麗娘丹青,憶起三年前夢中相會之事。是夜杜麗娘幽魂因柳生拾畫叫畫飄然而至,夢梅得知麗娘因情而亡,更知悉杜麗娘有機會重生,於是按她託付,掘墳破棺,使麗娘復活。二人私奔臨安,夢梅在候榜期間,赴淮揚向麗娘家人報上倩女回生之事。怎料杜父不肯相認,更奏上金鑾,最後獲帝王調停,麗娘巧計,一家人才能團聚。
唐先生筆下的杜麗娘,在<遊園驚夢>裡是深受禮教所困的少女,對愛情誠惶誠恐,對幽歡一事雖是無悔卻亦感羞慚。<幽媾>裡的麗娘,活潑可愛,雖是鬼魂卻充滿朝氣。<探親會母>的麗娘是聰明穩重的少婦,敬雙親,愛丈夫,體貼賢淑。<團圓>的麗娘,陽身猶未復完,面對皇帝的威儀,她以道理回應。對不肯相認的父親,她以情遊說,對法師、蒲柳、照妖鏡,她無所畏,以纖纖弱質,對抗金殿上所有懷疑她的人。可見擔演杜麗娘的演員,需要對閨門旦、小旦、青衣幾種行當都能準確掌控,才能演好唐先生筆下的杜麗娘,實在是演技的一大考驗。
曾有人問我《再世紅梅記》慧娘的鬼魂出場,與<幽媾>裡麗娘的出場,最大分別在哪?我認為就是心境的不同,慧娘是帶恨而亡,化成的是厲鬼,她是為救裴生而來,有許多說不出的苦。麗娘是因情而病故,雖有遺憾但無怨,一縷幽魂是帶著盼望來看心上人,也帶著試探之心,希望心上人能情深一往,助其還陽。這些很靠演員透過身段、神態及內在氣質,向觀眾傳遞不同的訊息,讓觀眾同哀同樂。
相對於麗娘,柳夢梅就比較簡單。他因為走進了麗娘的夢,而成就了一段生死戀。他和麗娘夢中生情,醒後以夢梅為字,以記夢中二人梅下相逢,梅下幽歡的情事。但看到麗娘的丹青,並未馬上記起其夢,到想起了夢中人,看到幽魂,又未能把畫中人和眼前人連在一起,最後好不容易才猜破眼前人是鬼,可真是一名書呆子。夢梅有情,但並不濫情,對於妙傅的示好,他無動於衷。夢梅重情,知道麗娘為自己而死,願一同身殉。他為幽魂之語,冒著盜墳開棺之死罪,掘開墳墓,救出麗娘。以布衣之身在相府與不認親的杜寶據理力爭。金殿之上更是振振有詞,為護愛妻絕不退縮。這樣的人物自是可敬可愛。因為最終要令觀眾覺得人物的可敬和可愛,所以在<驚夢>和<幽媾>裡,有關情事的表達如何點到即止,達到情深而不輕浮,愛意濃而不膩,是演員必須注意的細節。
在中國戲曲中,以崑劇的《牡丹亭》最為人熟悉,特別是<遊園驚夢><幽媾><拾畫><叫畫>充分展示了崑劇花旦、小生的身段美,也成為後進者學習崑劇的必修劇目。任白演出的《牡丹亭驚夢》在<遊園驚夢>也借鑒了崑劇身段,化在粵劇表演。仙姐(白雪仙)飾演的麗娘用水袖摺扇,配合細女姐(任冰兒)飾演的春香用團扇,從照片中及後來的雛鳳演出,我們得窺前輩在創造和發展上傾盡心力。因為傳統粵劇,並不太著重身段、水袖以及扇子等輔助表演,但經任白的推動,文戲的身段發展,得到重視,並大大提升了粵劇的寫意美學。
天馬雖然是首次製作並公演唐滌生編撰的《牡丹亭驚夢》全劇,但二十年的培訓班及學員演出中,《牡丹亭驚夢》裡<遊園驚夢>和<幽媾>卻是最常演的折子戲。幾乎每個學員,在天馬都曾學過這兩折戲,我團的駐團老師張才珍親身教過,也曾聘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胡芝風老師駐團教授。其中<幽媾>夢梅看畫(<柳生觀真>)一段達七分鐘的唱段,更是張老師啟蒙我水袖和表演的一段戲。劇團曾派張老師到崑劇大師周傳英門下學習,在天馬菁莪粵劇團成立後,便以<柳生觀真>作為小生身段入門練習,把崑劇<拾畫><叫畫>的身段化在這段唱腔中。現在一般的演出,都沒有唱全唐先生的原版曲詞,這次演出我將會唱足原詞,也希望把張老師教授的身段,以及前輩演出這段戲的表演細節結合,為觀眾呈現一段可觀的小生主題曲。
唐滌生編的《牡丹亭驚夢》,文本純美,在<拷元><團圓>兩折善用了粵劇鑼鼓的特色,把戲曲衝突推上高潮。細看仙鳳鳴劇團的前輩開山演出的記載資料,既揉合了崑劇<遊園驚夢>的優美身段,也秉承粵劇生活化的演出法,以及金殿公堂的大鑼大鼓,令仙鳳鳴的《牡丹亭驚夢》,在粵劇舞台上成為了任白經典戲寶之一,有非常卓越的藝術成就。
仙姐曾在訪問中提過,《牡丹亭驚夢》首演由一眾紅伶開山,花了不少經費在舞台製作,排演身段,加入曲詞字幕,務求把戲做到劃時代的高質製作,但也許劇本的曲詞較深,也許要表達的意識太含蓄,初演時並不受歡迎。但仙姐並沒有放棄她對藝術的執著,堅持仙鳳鳴要走嚴謹製作、劇本雅化的藝術道路。終於把一系列屬於仙鳳鳴的戲寶,打造成不朽作品,影響香港粵劇圈逾六十年,也感染了我對粵劇藝術的追求、加固了我對用心製作的堅持。
《牡丹亭驚夢》將是第五個天馬製作的任白經典戲寶,也是在製作上最難處理的一齣戲。因為《牡丹亭驚夢》自開山以來,舞台製作均十分華麗,實景及硬景較多,而且場景變化較大,要在一般的舞台,做到天馬一貫連場演出的風格,必須花一番心機。作為天馬的主要演員、製作人及舞美設計,我每次承演任白經典戲寶,都有著很重的包袱和擔子,既希望把自己偶像的作品以高水準展示給觀眾朋友,卻也擔心觀眾不知能否接受新的舞台處理手法。幸而經過《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觀眾朋友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令我有更強信心籌演《牡丹亭驚夢》。
這次演出《牡丹亭驚夢》,由於要在首演夜補演因為疫情取消了的《帝女花》,所以只有一天時間,處理兩個戲入景做燈問題,工作量大增,幸蒙本港粵劇舞台製作大師梁煒康幫忙,將抽出時間全力協助,令我可以集中精神在演出之上,真的十分感恩。演出伙伴有優秀演員王潔清、李婉誼,前輩名伶廖國森及溫玉瑜,大家都經驗豐富,而新秀演員張肇倫則是第一次演出《牡丹亭驚夢》全劇,因為演出宋帝的梅曉峰身體抱恙,肇倫義不容辭救場兼演,眾志成城,定讓《牡丹亭驚夢》成為天馬製作的一齣好戲。
一篇描述細緻的導賞好文章,我等拭目以待看你演一齣好戲。
回覆刪除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每次看到你的導賞文章,,猶如用另一種方式看戲,是另一番滿足。
回覆刪除謝謝支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