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馬記》是唐滌生先生於1956年為利榮華劇團編撰的劇本,由任劍輝、白雪仙、歐陽儉、白龍珠、鄭碧影和蘇少棠開山演出。內容講述李桂枝與弟郎李保童察破繼母楊三春與田旺姦情,怕被逼害而分別離家出走。父親李奇販馬歸家不見兒女,婢女春花不堪拷問,懸樑自盡。楊田二人乘機誣陷李奇因姦不遂,逼死春花,更向縣令胡敬行賄,將他判死。桂枝遭收養改姓劉,遇到前來投親的趙寵,結為夫婦。後趙寵官至褒城縣令,下鄉查旱期間,李奇在獄中啼哭,趙寵的親妹連珠聞告嫂嫂,桂枝私自提問,方知老父蒙冤,對夫哭訴情由,趙寵遂代妻寫狀,教她喬裝闖衙向巡按鳴冤。巡按原來是親弟保童,經三拉誤會,憑連珠巧扮鬼魂,為李奇雪冤,郎舅、姐弟一家團聚,保童更與連珠締結良緣。因為趙寵代妻寫狀至桂枝喬裝入衙門告狀,乃全劇的精華之處,故此劇又有演出版定名為《桂枝寫狀》/《桂枝告狀》。在其他地方戲曲中,有因案件發生在褒城,將此劇名之為《褒城獄》,而不斷的巧逢和相遇,加上兩對姻緣的產生,故亦有稱《奇雙會》。
別看故事內容含有悲劇成份,因為戲文有趣,經前輩藝人在表演上的二度創作與加工,令此劇成為各地方戲曲的著名喜劇之一。2013年我在油麻地粵劇新秀演出系列中初次接觸《販馬記》,蒙田哥(新劍郎先生)親授演出法,啟發了我演出喜劇的技巧,並讓我愛上此劇,從而去查看唐先生的劇本原文並追尋不同的演出版本。由於唐滌生先生的原劇本較長,不同的劇團演出會作不同程度的刪減和整理。經參考不同的演出版本,以及葉紹德先生編撰的《唐滌生戲曲欣賞》一書,有關劇本原文及簡介注釋資料,發現唐先生每場之間的人物口白、表演,甚至於道具運用,都有其匠心獨具的地方,要取捨真不容易。
為了保留原戲文中大部分的喜劇材料,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演出,也配合藝術指導的表演要求,我為天馬菁莪粵劇團整理了是次的演出版本。唐滌生先生此劇的人物較多,除了文武生(趙寵)、正印花旦(李桂枝)、小生(李保童)、二幫花旦(同時演春花與連珠)、武生(李奇)、丑生(胡敬)外,尚有佔戲十分重的三春、田旺、禁子等人物,由於角色較多,在劇中各人皆有表演機會,達到人物互相映襯的效果,令劇情更加豐富多姿。
我擔演的趙寵,與花旦桂枝一樣,因不堪繼母壓逼,而離家出走。趙寵千里投親,希望得到表伯收留,並資助其上京赴考。這次演出,把趙寵的投親安排在桂枝被劉家收留的同一天。因為桂枝逃到劉家門口暈倒,把一隻耳環跌落在門口,而趙寵正為如何叫門而犯難之際,發現耳環,正好借問物主前往扣門,此時桂枝出門尋找自己失落的耳環,二人門外相遇。趙寵因為人窮志短,一副遲疑拖沓的模樣,引起桂枝誤會是後母派來的壞人,便仗著自己有義父母撐腰,勇敢地罵退眼前人,而趙寵被罵後反而不再卑躬,顯露出文人傲骨,並把拾來耳環交回桂枝,桂枝此時發現眼前人正直有禮,而且相貌堂堂,後悔出言冒犯,流露女兒家的矜持和溫柔。唐先生對兩人前後神情變化的描寫十分生動,先有趙寵的窮酸對桂枝的氣燄,後是趙寵的傲骨對比桂枝的情急羞澀,讓觀眾不禁發笑。因為劉氏夫婦剛收留桂枝,也未及問其姓名,在撮合兩人婚事時,被趙寵問及桂枝名字,竟答道:「駛乜問名呢,婚前就叫表妹,婚後就叫愛妹,做左官就叫夫人,駛乜叫名呢?」而憨厚的趙寵果真沒有再追問,於是出現了後來代妻寫狀不知姓名的諧趣情節了。
趙寵第二次出場是中了七品官,雖然官位不大,但總算能一洗貧困,回到家中首先對妻子百般慰問,竟冷落了妹妹。唐先生的劇文中趙連珠一句「阿哥,我都瘦左好多呀」表現了小姑娘的撒嬌態。但連珠和嫂子的感情很好,並不是真的吃哥哥醋,而哥哥也不是真的不愛護自己的妹子,只是有一個先後輕重之分。唐先生在趙寵中官回家前,有了連珠和嫂子交心的舖墊,所以趙寵回到家中,對妻子有了較多的關切之情,也不會讓觀眾覺得趙寵怠慢了妹子,反而造成許多的喜劇效果。可是趙寵在演出時,還是得對連珠有所關顧,如果真的不理睬連珠,便失去作為哥哥的風度, 分寸的掌握必須得宜,在製造喜劇效果的同時,不能失去人物的本質。
趙寵第三次出場是落鄉查旱歸家,此處看唐先生原劇文是又一次讓趙寵以南音上場(頭場已用過),我曾猜想,到底是開山的任姐善唱南音,還是唐先生故意以同樣的唱腔格式,要演員以唱功和表演,表現出趙寵中官前後的不同形象?還是有其他原因?這是永遠得不到答案的問題。我曾聽過有演出版本把這段曲詞改為長二流的唱法,在音樂上多了姿彩,經考慮後,我決定沿用南音,望能透過表演,區分出人物頭場的落拓,與如今娶妻中官後的愜意態。
《販馬記》的重頭戲就是從趙寵查旱回家,得知妻子父親蒙冤,為妻寫狀一段起。我曾在2013年12月28日文思華想中詳述過初演這段戲的種種。其中一句戲文「寫罷了狀詞,酒溫猶未冷」,我過去演出曾改唱為「寫罷了狀詞,還請夫人青鑒」,這次演出我向本團導演張老師請教,如想保留原文該如何處理,首先不能讓一開始寫狀的桌上已滿是東西,那這酒該什麼時候出現?是自斟還是由桂枝倒?如何幫助接下來的劇情?張老師很快為我解決了這個難題,但能否演好,卻要靠演員自己了。
桂枝喬裝男子告狀,被自己弟郎拉入後堂,引起趙寵誤會妻子被調戲的三拉劇情,是全劇的高潮所在,趙寵的七品官,在李保童的一品巡按跟前,兩人因氣質、說話語氣和心中各懷所思,造成形象上的強烈對比,配合種種誤會的情節,唐先生的文字已讓人發笑,在舞台上以戲曲手法表演,則更讓觀眾捧腹。
現在一般演出較少搬演的,是三拉後,趙寵為恭迎按院大駕,在家沾沾自喜的一段大主題曲,然後命人擺燈放花的情節。我細看劇本,這段戲關聯到連珠知道嫂嫂弟郎未死,能提升接下來連珠與保童相見的舞台表演,也突顯連珠聰明伶俐的性情,令人更信服她後來想到扮鬼嚇三春的才智。所以這次演出,我作了節錄式的演出,希望為觀眾帶來另一番趣味。
唐滌生先生的劇本,是能演能讀的優秀作品,《販馬記》的劇本文字綿密,環環相扣,是一齣有哭有笑的大團圓喜劇。因為演出時間所限,不能把戲文完全搬上舞台,可惜之餘,希望大家有機會參考葉紹德先生《唐滌生戲曲欣賞》中,刊載《販馬記》的原文,細味唐滌先先生編撰此劇的神髓。
《販馬記》是2016年天馬菁莪粵劇團為大家送上的第一個演出,是次演出所有角色皆由本團演員擔演,謹代表全體演員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猴年順景,敏如靈猴。
也許是女平喉唱南音特色好聽,所以唐生再安排以南音帶出場呢?(純粹個人分析)
回覆刪除南音曲詞,可變唱為不同的梆黃曲類,底是誰的安排,將是解不開的迷。輝哥演出版沒有第二段南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