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2019年3 月17日天馬演出《販馬記》



《販馬記》是我非常喜歡的唐滌生先生作品,此劇雖然是唐先生改編自京劇和其他地方劇種的故事,但其他地方戲曲,現已甚少演出完整故事,只以<寫狀><三拉三扯>作為精品折子演出。

戲曲演出,主要是靠演員的唱、做、唸、打(四功)去演人物,說故事。演員的技藝有時甚至超越了故事本身的價值,令觀眾只記得全劇中某一折精彩的表演。就如《販馬記》的<寫狀><三拉三扯>兩折演出,觀眾喜歡看趙寵代妻寫狀時種種迂腐的逗趣表演,喜歡看趙寵誤會妻子與巡案大人有染,卻又不敢闖入轅門直問其非,急得連紗帽都戴歪了的囧態,於是這兩折戲,成為全劇的重點表演。觀眾甚至忘記全劇的主題思想是人窮志短,貪官當道,案件不能公平審訊的社會現象。

唐先生的《販馬記》就能捉緊主題,把全劇寫得十分精彩。第一場先破題,點出李桂枝姐弟,因後母不容,各自逃亡,自此失散。第二場寫桂枝被趙寵的表伯收留,巧遇前來投親的趙寵,桂枝一改在後母欺壓下的可憐態,擺出大小姐的姿態,令趙寵甚是無奈,這也突出人窮志短的景況。第三場寫到婢女春花被逼向販馬歸來的李奇,謊稱桂枝姐弟已死,李奇不信,春花怯於夫人和奸夫的淫威,自殺身亡。春花代表了社會最低層無助的人民,在權勢壓迫下,只有死亡才能解脫。而她的死亡,就正好讓奸夫田旺用錢收買縣老爺,誣控李奇因姦不遂,逼死婢女,故事的矛盾正式產生。

多數的戲曲故事,男主角都是高中狀元,衣錦榮歸。《販馬記》的趙寵卻只中了十八名進士,獲封七品縣令,小小官職,已令趙寵高興之至。畢竟自己從寄人籬下的窮小子,搖身一變而為縣令,有點出人頭地的喜悅,而且再不用躲租,妻妹也有了生活依靠。第四場就是寫他高中回家,與妻妹移居褒城,也正好是李奇入獄待決的地方。第五場寫到趙連珠無意間幫嫂嫂桂枝重遇父親李奇,並力請嫂嫂向趙寵求助。這一場在寫父女重逢的同時,也利用獄卒的形象,揭露了監獄的黑暗。唐先生筆下的趙連珠,是其他戲曲所沒有的。連珠相貌酷似死去的春花,與嫂嫂(桂枝)相依為命,令桂枝更多了幾分親切感。她見嫂嫂為父親冤案難過,主動為嫂分憂,後來用計令三春認罪,並捉弄哥哥,一個活潑聰明,智勇俱備的人物便活現紙上。

唐先生鋪寫的趙寵也是被後母驅趕,走投無路,因為與桂枝的身世背景相似,所以才更明白妻子的苦況。<寫狀>表現的是一個膽小怕事,做事謹慎的小官員,為了幫妻子申冤,想出讓妻子女扮男裝,前往巡案府堂告狀的辦法。這一場的劇情很簡單,就全看演員如何把趙寵的迂腐可愛表演得好,但又不會失去為妻寫狀的嚴肅主題。

告狀後的<三拉三扯>唐先生寫得十分精彩,趙寵見妻子告狀,有入無出,心生恐慌,前縣令說這是孝敬上級的最佳禮品,諷刺世道荒誕不經,多少人為達目的,把人倫道德全抛腦後。而趙寵這個小官員,在上級的尊威下,亦步亦驚,可謂是唐先生黑色幽默的代表作。

最後趙寵知道巡案是舅,沾沾自喜,認為郎舅關連,對自己一定多有幫助,這既側寫了趙寵小巿民的心態,也突顯了官場上裙帶關係的常態。最後壞人落網,罪有應得,全家團圓當然是傳統中國戲曲的多數結局。

唐先生筆下的《販馬記》沒有特別華麗的曲詞,也沒有大段生旦對唱的套曲,卻透過故事鋪排和人物刻劃,勾勒出明確的主題思想,讓台上每個演員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這個戲能歷演不衰,除了前輩名伶的精彩表演,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因為這些作品清楚表達了部分古今相同的社會意義。希望這次前來欣賞演出的觀眾朋友,能感受唐先生鋪陳這個故事綿綿相扣的心思,以及非一般生旦愛情戲的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