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是仙鳳鳴劇團五大戲寶以外,另一個能夠通過錄音,較全面窺探此劇的電影演出記錄。選擇排演這個戲可以依從任姐的電影錄音,進一步學習她的唱白特色,也可以在舞台劇本以外,得到另一個演出資料,作為整理的依據。
《九天玄女》是唐滌生先生按福建民間故事,新編的一個粵劇劇本。原劇本很長,電影版本卻又很短。我在整理時,把兩者融合比對,保留電影中所有的唱段,再按舞台轉換的模式,補充原劇本有的資料,秉承天馬舞台不斷戲的設計原則,成為這次演出的版本。
《九天玄女》在現今舞台並不常演,所以我在排演時,除了從過去看過的演出版本以及有關仙鳳鳴演出的文字資料中吸取養分,也會從劇本的主題、音樂鋪排去設想如何排演這個戲。劇本以《九天玄女》為題,可見故事以玄女為主線,她在一場大火中從廟中的神像回歸天界,卻為報凡人艾敬郎精誠香火之恩,借霜蟬之身,與艾敬郎發生一段情緣。艾敬郎看到酷似玄女像的霜蟬,就認定這是前緣早定。憨厚的敬郎,不知如何結交這位夢中對樓人,以致相思成病,藥煙引動對樓人霜蟬的憐惜之心,故而摘荔投荔,兩人投荔報桃的故事才得以展開。
<投荔>一場,我決定舞台用的是半實景,兩邊小樓由高台搭起,但小姐粧樓的珠簾卻是虛擬的。這樣處理,觀眾便不受實景阻擋視線,坐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演員的表演。在表演上,更考演員的功夫,什麼時候珠簾是全開,什麼時候是半開,什麼時候是盡落,都要靠演員的身體語言來表達。這也是戲曲的有趣之處。例如,珠簾半開時,敬郎需要彎身,或坐在椅上才能看到對樓,這些細節都要配合得好。
尾場<天女于歸>,玄女向敬郎解釋,大家原來都是神仙,到凡間歷劫,如今回到天上,各自歸班,便應放下前塵往事。敬郎卻力陳自己並非與玄女一樣要渡火劫,純粹是因為愛情而殉難,所以追上雲台,亦不能捨下舊情。他向玄女講述一樁樁舊事後,玄女回答「誰想,誰想,偷註寫鴛鴦榜,偷誓柳巷」。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怎料到,我們就這樣偷偷地定了情,盟了誓」,然後音樂停了,一句「呀」,表示玄女終於想起二人「歷劫共化丹爐火鴛鴦」。為了讓這個短暫的「突然想起」更具表演力,我設計了一個兩人在盟心和火殉時都用到的身段,也因為這個動作,成為玄女在<天女于歸>時想起兩人死生不分的重要提示。
這次與王潔清合作演出,因為我們都曾受胡芝風老師指導,對排練的感覺和想法,很是合拍。特別在身段的設計,有清清的加工,往往比我的原構思更好看。<投荔>一場隔簾相望的表演,亦花了很長時間來處理。清清很忙,為了這個戲,也抽出很多時間一起研究排練,為配合我的不落幕換場,她還要費心在趕妝的安排上。
成哥(溫玉瑜)和康哥(梁煒康)都演過此劇,是很有經驗的前輩演員,為配合我這次的新舞台處理,都給了很多寶貴意見,非常感恩有他們帶領,才不致偏離傳統的演繹。司徒翠英也是非常有經驗的演員,卻原來亦是第一次演這個戲,由於她的成熟穩重,把艾屏綱宗兄感覺拿捏得很好。鳳翛何和梅曉峰都是天馬的優秀演員,經過努力排練,定為大家帶來好戲。
製作上,要特別感謝天馬的科技支援歐嘉雯小姐,在她的協助下,把魂化鴛鴦動畫化,令舞台更生動,也偷出了時間,在觀眾欣賞合唱和動畫時,演員可以更換戲服接著出場,令整個戲更為完整。
《九天玄女》表面上是一個神仙到人間歷劫,回歸天上的神話故事。但現實上看,也是人間的愛情,始終受著貧富權勢的阻礙。故事中霜蟬的母親嫌貧,敬郎幸有宗兄幫助,禮聘俱全,得以與霜蟬成婚。但卻遇上閩王橫刀奪愛,以權勢強拆姻緣,更以敬郎的性命要脅霜蟬就範,最後逼使二人投爐殉愛。這恰恰展現了編劇對現實的無情鞭撻。《紫釵記》中的黃衫俠行義,《蝶影紅梨記》裡趙汝州高中回來,都是以更高的權勢扳倒當時的惡人,但現實未必能每次都完美收場,更多的情況是老百姓無奈接受強權下的不公,或者以死亡作為對強權的最終控訴。艾敬郎和冷霜蟬的故事,因為他們的火殉而流傳下來,他們是否真的化成鴛鴦不能考證,但作為戲曲故事,這是浪漫主義的表現,把不完美的現實,透過戲曲昇華,呈現另一種團圓的模式。
原劇本艾屏綱是艾敬郎的宗弟,但不同劇團演出時,也有把艾屏綱稱為宗兄的。我在排演時,想到兄長照顧弟郎本屬常事,而此次出演屏綱的司徒翠英,也是我的前輩演員,所以決定稱之為兄,在劇理上應影響不大,謹此說明。
看過<天馬>文華制作的《九天玄女》。感覺這劇目的舞台制作真是很難處理,樂曲與唱詞動聽但頗考演員們的唱功與記性。故事情節簡單但內容意境複雜,能讓表演者對於做手身段及演技有着很好發揮機會。整齣戲最吸引觀眾的就是尾段<天女于歸>的一埸歌舞表演!至於<邂逅><投荔><拜媒><迎親><闖府>甚至<火殉>的幾幕,對於眾表演者;由其兩位主角「艾敬郎』與「冷霜蟬」就只能運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及情感投入去吸引觀眾注目,否則就是悶戲幾埸!
回覆刪除但在<天馬>文華對粵劇藝術的崇高追求與認真制作及所有演出者用心演繹下,你們已成功地吸引了觀眾眼球。確實看了一齣好戲!
唐滌生先生改編給<仙鳳鳴>劇團的這齣劇目《九天玄女》不單止讓很多後來者感到難於處理舞台劇本而卻步,也讓觀眾賞戲後欲寫觀後感也難於下筆。 奇哉!
這個戲的小曲,大多屬乙反調性,很難唱得好。任白是藝術家,我們與兩位前輩有雲泥之別,所以後進光是唱,都可能已嚇跑觀眾。這也是我現在才敢演的原因之一。
回覆刪除另外場口換景的處理,如何不用觀眾等場,也能幫助戲的推進。表演上有幸得到潔清的高度配合,用身段和深情,與觀眾分享唐先生文字的意境,這點我很滿足。
《九天玄女》從編劇角度來說,優點是到最後兩場還能推上高潮。弱點是愛情的基礎只來自「緣分天定」,過程比較薄弱,要非常好的表演能力,才能感動觀眾。作為製作人,我很高興讓這個戲有了一個新面孔,希望下次再提升,在承傳前輩佳作上做出成績。
等待着你下次的演出,心信會比這次更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