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2016/17粵劇新秀演出系列-龍貫天總監《花染狀元紅》

   (2016年8月9日,響排《花染狀元紅》後與總監旭哥合影)


粵劇舞台版《花染狀元紅》是粵劇泰薛覺先前輩的首本戲寶,後來葉紹德先生為此劇寫了三支著名的唱片曲楚館試情><渡頭送別><庵堂重會>,成為社團名曲首次接觸此戲,是隨林錦堂老師學習<庵堂重會>的唱片曲因為非常喜歡此曲曾多次演出此折子戲。今年七月上旬,有幸欣賞到旭哥《花染狀元紅》的舞台全劇,更蒙旭哥在2016/17粵劇新秀演出系列第二期演出派演《花染狀元紅》劇中文武生鳳聲一角,我十分感恩,萬分珍惜


這次的演出版,沒有了葉紹德先生編寫的<楚館試情情節,觀眾對艷紅寧死不為金錢賣身的氣節沒有印象,也對鳳聲因何愛上艷紅少了體會,所以增加了<渡頭送別>一場的演出難度。演員需在別離讓觀眾聽明白自己如何認識眼前人秦樓有幸賞孤芳」),現在暫時如何安置眼前人金屋早安排,碧梧棲彩鳳);將來會作何打算歸去稟命高堂,百輛香車迎彩鳳);同時亦要深深表現自己對眼前人的不旭哥在排演時,要求我與花旦上場時緊握對手,亮相後手未分開,彼此對望徐徐而步,直到收鑼鼓。這是第一個表達深情的重點。開唱後先是安慰,然後倒敍相識經過,兩段生旦中板,必須說服觀眾,二人情深而守禮,並未有茍合之事。在表演時是一臉欣賞,似得紅顏若此,實為畢生幸事。「劉郎有幸遇仙踪」的二王,生角忘形中表現堅定的承諾(「禀命高堂,百輛香車迎彩鳳」),被執手細問,才驚醒現實的無奈,再被追問,情急之下以半年為期,這「半年兩字強而有力,讓花旦深深印記心中,亦為場「半載約期今已至」的違諾作鋪墊。頭場贈扇的沉花,生角需以聲帶情著力去表現千金難比扇情濃的感覺。全段南音是兩人的盟誓。離別前蕩舟音樂,需順著音樂作無言表演,以表達船笛催人,離人不的依依情緒,再回頭執手珍重,步上台舉扇作別結束此場。


第二場官服坐轎回家,這是其中一場主要的官袍架子戲。文武生配合鑼鼓坐轎上場,下轎時提袍抬左腿側左肩,微愰身而出轎每一下功架,都要與鑼鼓高度結合,才能顯出氣派和官威。幾次排練,旭哥都親自扮隨從,按節奏幫我掀轎簾,就是要我緊記在什麼時候出轎。旭哥亦強調,鳳聲是文武狀元郎,他要比文狀元多一分威武。這裡的出場唱段說到已是近半年後的事,面上寫滿愁苦,但仍不可太文氣而失官威,特別是末句「又怕誤己誤人,累了佳人愛死」,眼神要特別張大了一下,表現自己對幾近違諾的不安。看著隨行的人都已遠去,才一臉愁雲來到門口,欲入又恐,撫心作鎮定,整帽理翅,背手提蠎入門參見四姐,這一系列功架和頭場的瀟灑書生是完全兩回事。從入門後便要收起愁容,變回一臉純孝,為免四姐擔心,必須非常誠摯。旭哥說過,這場奠定男主角面對四姐的形象,必須讓觀眾看到「因敬生畏」。從兩處一趴而幾乎五體投地的表現,以及聽四姐教訓時一直震,甚至站立時仍身子,一再想講心中話,卻無法開口,臨出門想回頭一次,出了門還回頭了一次都無法言語,蟒袍在身卻要表達人物壓抑的心情是很具特色的表演


第三場是花旦獨腳戲,講述收到鳳聲妹妹冒筆寫來的絕情書,肝腸俱斷,本想以死明志,得丫鬟勸解,以絕命書回覆,卻帶庵堂避世去了。


第四場是顯示鳳聲情深孝義以外,世交子奇(小生)的對答幽默,也流露人物風趣的一面。因為有頭場半年生死之約的鋪墊,所以子奇帶來絕命書,鳳聲便對艷紅之死深信不疑。一連串對妹妹激動的質問,禁止妹妹對紅不禮貌的稱呼,到怒不可遏要追打妹妹,讓人覺得原來瀟灑純孝斯文的鳳聲已完全失控,才逼出那「親生阿媽都死左咯」的狂言。旭哥在排練時,一再給我示範,縱然沒有真鑼鼓,現場仍被旭哥的氣場震攝非常有劇力!旭哥指出,這種火氣,既顯示人物盛怒,也是表現茹鳳聲武狀元的氣勢,要求我擺脫平日斯文的形象。旭哥亦說到茹鳳聲是文武狀元,與情人(紅)、朋友(子奇)和妹妹(明月)說話都充滿自信而權威,只是對四姐一人,畏有加,要能強烈地做出此對比,才能突顯劇力。在場的所有演員,屏息靜氣地看旭哥示範,聽他解說,大家上了寶貴的一課。響排時,旭哥按排練要求,逐下鑼鼓告訴掌板師傅,重點處要求我們一再重練,令記憶更牢固。


四姐的懺悔,是冷靜下來的鳳聲,當愛與孝不能兩全,他向孝字屈服了。當妹妹再一句好彩今時死得早」鳳聲即時跌地,眼神放大,千言萬語,盡在起身後的嘆板,嘆板尾腔講求如泣似訴,這方面的強弱力量好難控制得到,對年青演員甚是考驗。然後是吐血用左手接血,旭哥強調有血的水袖要背手避免四姐和妹子發現,卻要清楚讓觀眾看到茹鳳聲的用心,否則便失去背手的意義,演員要在音樂鑼鼓間找位置表演。三次讓妹妹扶著走路的不同反應,要有痛、恨和無奈的層次妹妹走後,面對四姐,強作鎮定走出門的三步,以及臨入場前再一次吐血,以雙手捂口還留有餘面讓觀眾見到而入場,這是戲和情的自然結合。旭哥眼睛越睜得大,身上越是走得直,倒越令人覺得心疼,旭哥再三提點要配合鑼鼓的節奏,希望我能演出旭哥所教。


派的戲,除了講究表演深度,唱功更是首要。第五場的文武生主題曲,段古腔唱段一般用古老二弦為主弦,稱硬演出落到懼怕唱功戲的我身上,實在多了幾分惶恐。記得旭哥鼓勵我說多操」「唱白不要急,所有唱唸都放慢些,重點位置用心用力講和唱,便會好起來,有志者事竟成」「挑戰越大,成功感越大言來用心良苦,令我深深更要著力練習,不負厚望才對。


尾場的前半段是我最早學習的唱片曲<庵堂重會>這場戲相信許多觀眾都頗熟悉,曲動聽,情亦動人。要求生神情配合,以達到喜劇效果這次的演出對手是非常漂亮的西九新星演員謝曉瑩,而出演四姐的是青年紅梁煒康,另由演出經驗豐富的李婉誼飾惹下大禍的明月,夏子奇由韋俊郎飾演,希望這個組合能在台上擦出火花,讓大家留下美好印象

 (旭哥指導留影,左起:韋俊郎、李婉誼、梁煒康、旭哥、謝曉瑩、文華)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天馬菁莪粵劇團_2016年演出《福星高照喜迎春》《六月雪》


2015曾獲旭哥提攜,天馬三位演員(文華、文軒、靈音)獲派在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演出系列中,《福星高照喜迎春中的沈小福(文武生)、孟如玉(小生)和孟迎春(正印花旦)那是我首次要勉強以出的子喉演出反串角色,想不到竟帶來了非常大的喜劇效果,觀眾都很喜歡這個戲。於是我決定試以天馬菁莪粵劇團申請演出,但角色安排上,會以平時更喜歡逗人笑的文軒出演沈小福(文武生),靈音依舊擔演孟迎春,而我則飾演胸無文墨,痴心一片的孟如玉,演二幫花旦柳飄飄的是我團的漂亮花旦司徒凱誼。我團的諧趣演員李偉圖將出演香香一角,與特邀的梁煒康(演孟君祿)會有多處對手戲,兩位笑匠攏在一起,觀眾豈能不捧腹!如此組合,相信必有一番劇趣。

 

《福星高照喜迎春講的是三個身份普通的男士,主角沈小福從無拈花之心,對妻子情深一片。真正有意宿娼的是女主角的父親。因為一場誤會,造成男女主角分離,爹娘鬧翻,岳父被岳母打傷,小生(孟如玉)誤會心上人(柳飄飄)與姐夫有染而訣別,最後在歡笑聲中釋疑團圓。戲裡人物眾多,四對鴛侶,各有故事,丫鬟侍從全部有戲情。這類戲與我們身處的環境有許多雷同之處,特別容易令觀眾看得投入,然而亦因為很生活化,卻更需要演員間的默契,把喜劇效果透過恰當排演,作藝術化的提升,除了主角以外,其他所有閒角都能配合,產生更大的喜劇效果。

 

唐滌先生編撰的六月雪是我十分鍾愛的劇本,惜因原劇本太長,各劇團唯有作出不同程度的刪我在參考手抄本較詳實的劇本後,加以整理修訂,雖未能完全詮釋唐先生原意,亦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補充部分內容。

 

這次演出,無論《福星高照喜迎春是《六月雪,除了特邀梁煒康先生擔演丑生孟君祿和張驢兒兩角,其他角色都由本團演員出演。回想天馬菁莪粵劇團成立以來,從寥寥數人,到今天全團近三十演員,從過去只敢演出人員較少的戲,到今天能承演群戲,證明了團友們不斷努力,向著粵劇表演的專業水平進發,透過認真的排練,演員對自己嚴謹的要求,從一個小角色到主角,大家都絕不看輕,舞台上呈現了一個劇團的整體合作,謹望這期演出能有你的支持,一證天馬所有團員共同建立的劇團形象。

新編粵劇《金玉緣》_2016_(2)



名著紅樓夢中賈寶玉出身名門,不愁衣食,有「混世魔王」的稱號,以今人角度形容,堪稱是一個有學問兼俊朗非凡的二世祖。經改編後的《金玉緣》因為要集中故事人物,我減省了黛玉進府時,逐一認識府中人物的情節,而讓兩人在花園初會。當時黛玉已見過了府中上下,從花園步往住處,遇上剛回府的寶玉。寶玉的出場,由小廝們簇擁著,手上玩著一串大佛珠。猶記曾得聞越劇大師徐玉蘭老師講過她設計寶黛相遇時,留意到書中提到「寶玉往廟裏還願去了,尚未回來」所以在出場時,手上著一串小佛珠入門,既合情節,亦符合寶玉玩世不恭的性格。可見徐老師對寶玉的出場經過非常細膩的參考及慎重的設計。我這次出場,用了一串較大的佛珠,並用牌子音樂和小廝們逗著出場,身上的掛飾都任由小廝挪取。希望能展示較多的舞台功架,凸顯寶玉與下人絕無貴賤之別,對下人猶如朋友,豪爽且不拘俗禮的性格。因為玩熱了,掏出扇子搧風之際,巧遇黛玉,一段情不自禁的扇子身段也就較自然地產生。


這一場既要為寶玉在府中「混世」形象定位,亦要讓他對黛玉的出現,有著故友重逢的熟悉感,一剎的驚艷,轉瞬的沉思,頃刻又回到孩子氣的隨口說話,毫無忌諱的少爺狀態,這引起襲人的提點,黛玉的警覺短短的初遇,人物要讓觀眾留下深深的印象才行。


接下來是二幕外,琪官以一段<倦尋芳>小曲,短訴自己身為戲伶,在王府卻與妓無異,因寶玉的規勸,敢於逃出王府,希望隱世林間,重拾自由,並相約寶玉話別。此時寶玉換好裝,趕來相送,這情節既呼應頭場,寶玉對人沒有階級觀念,也側面反映他是一個重情義的小伙子,然而,寶玉也有自己的無奈,他勇於勸人,自己卻無力衝出家庭的困。這段互贈香羅帶的情節,對下來的故事,有重要影響。


第二場是讓故事第三位主人翁──薛寶釵有一段正式的出場,通過寶自己不甘如柳絮般墜於風塵,望能憑風借力,飛上雲霄,表現出寶釵不落俗,獨立聰明形象。而府中上下逐一對寶釵的誇讚,讓寶玉很不是滋味,總在想辦法幫林妹妹說好話,關懷之情盡流於面。寶玉也關心寶姐姐的病情,但那明顯只是姐弟間的問候,而搶著維護林妹妹的率真,卻反映了寶玉心底的深情。此時,賈政命人把寶玉招了去,寶玉在惶恐中離開,然後便傳來寶玉快被打死的傳話,賈母及一干人等嚇得趕往救人。


舞台一轉,便是第三場寶釵獨自來探寶玉的傷,並在路上把自己對寶玉的心思低訴了一番,卻在入門一刻,聽到寶玉的夢話「我唔要咩金玉良緣,我要木石姻緣」,這是對帶著情意而來的寶釵首個打擊。對寶釵的細意問候,寶玉本來還蠻欣喜的,但當提到要寶玉多讀書,多聽話等等,便令寶玉十分反感。率真的寶玉毫不掩飾自己,竟然衝口就請寶釵去陪老太太玩骨牌去,令寶釵尷尬地離開,襲人馬上讚寶釵大度,若換林姑娘就麻煩,此時黛玉正好到來,與寶釵在門外左右各佔一位置,寶玉就在房內大聲說道「林妹妹才不會說這種混帳說話令人愁」。如此三個人,三種心事,一位黯然離開,一位感動至深。正是「彩鳳青鸞天上有,人間知己最難求,一語衷情方出口,兩般心事意悠悠」這個「兩」字,既指黛玉和寶釵,也指寶玉對門外兩人的想法。我讀小說時,很喜歡寶玉對林妹妹這個評價,那種完全的信任和知心,多讓人動容,希望我能確切地表現這一點。


林黛玉的到來,看出寶玉不一般的對待,首先是強振精神不但坐起來,還試著站起走路。然後兩人說了好些知心話,黛玉甚至調笑說寶玉像戲子(俳優),寶玉就馬上答說「做俳優,有卿相伴樂悠悠」這句話讓襲人聽到,成為告狀的把柄。卻也因為這句話,寶玉黛玉兩人堅定了對方的知音地位,寶玉把自己抹汗的舊手帕贈與黛玉,黛玉把香囊送給寶玉,二人默默認定了對方,這是沒有說出口的肯定,是一份貼心的感覺。~~待續~~




新編粵劇《金玉緣》_2016_(3)



第四場襲人把寶玉對待寶釵及黛玉的態度,向王夫人說明,令王夫人暗下了選媳的標準。黛玉自收下寶玉的絲帕(汗),總是寸步不離,並在絲帕上賦詩,連紫娟也看在眼內。寶玉有了黛玉的香囊,便再也不掛其他的掛飾,身上只有黛玉所贈。如何表現這情節,我於是利用黛玉在瀟湘館彈琴,寶玉悄然而至,此時的寶玉和頭幾場很不同,身上只有黛玉贈送的香囊,而聽琴之際發現黛玉心有所感,寶玉也不覺悽然神傷,不想觸動黛玉愁絲,又悄然而去,此時琴弦突斷,屋內鸚鵡說出「寶哥哥來了」。這時黛玉心感不妙,又乘夜去怡紅院找寶玉,誰料晴雯沒開門,還在門口聽到丫鬟們戲說金玉良緣的事,黛玉黯然離去。


第五場先交代了賈府上下在春色迷人的花園中對寶玉婚事的決策,然後是黛玉傷心而至,花。寶玉與黛玉經過冷戰,卻又因同為憐花而相遇,這場有如大多數戲曲紅樓夢的演法,寶玉把盟心話說了出口,而讀西廂那一幕,我的感覺是黛玉書,寶玉黛玉,好生浪漫。


第六場是寶釵已得悉自己將嫁寶玉,特別到府中安慰了黛玉一番。我認為寶釵是真心對黛玉加以勸解,而二人也真有過一份情誼。寶釵離開,被瞞著的寶玉,以為娶的是黛玉,趕至相告,叫黛玉放心待嫁。兩人最甜蜜的時候,又各自取出信物,互相比證一番,寶玉才安心離去。誰知傻丫頭哭至,便透露了寶玉要娶寶釵的秘密,這情天霹靂,讓久病的黛玉馬上吐血昏倒。


第七場焚稿,我以大段梆黃訴說黛玉的悲恨,而小曲則留給合唱。這場戲的特色,在於導演把黛玉賦了詩的方巾,化為一塊很大的「詩帕」,掛在舞台,強化黛玉對這方信物的珍視,最後在合唱中燒了詩帕,也就是斷了情的象徵。這段合唱在首演時十分成功,二部和諧,音樂優美,希望這次演出亦能達到同樣效果。


第八場寶玉怨婚之前,我讓寶釵有一段幕外的內心唱白,讓一位大家閨秀明知即將嫁與不愛自己的男人,有一番白的機會。而寶玉怨婚,許多大師都演得出神入化,我只是希望有前面較深的愛情基礎,能帶動觀眾感受寶玉在這段戲中的痛。接下來的哭靈,描寫寶玉被騙後,幾近瘋狂式地奔赴靈堂的感覺。首演時我試用文場武演的方法,以粵劇跳架鑼鼓,讓寶玉跌跌撞撞地跑去找黛玉,為一氣呵成,先把哭靈的水髮及素服都預先藏於喜服及束髮冠內,在合唱後馬上起大首板,令劇力更緊湊。首演時,我沒有配合好鑼鼓,部份動作設計亦有待改善,修定後希望這次觀眾朋友再予意見。在寶玉哭祭完畢,看破紅塵之際,寶釵趕至,向寶玉說道「你有怨,我亦恨綿綿,什麼金玉良緣蒙天眷我是春宵孤枕淚漣漣你有情,我愛非淺你有淚,我淚向誰傳。你情夢此生難兌現我一生無奈倩誰憐。妹妹魂歸離恨天,你何堪令我成孤燕」這番控訴未得到寶玉憐惜,寶玉摔玉而走,寶釵以一句「唉呀呀,似夢非夢金玉緣」結束了全劇。這到底是誰的夢?且由觀眾自由想像而去。


尾聲是仙界重逢,我用二人曾經證情的一段<凌波令>,填上不同曲詞,讓二人在仙界取出信物,再次盟心。而黛玉所贈香囊用了綠色,兩人仙界重逢時黛玉身披雪褸繡上綠色蘭草,都是我有意把黛玉仙草的感覺帶給觀眾。能編寫並演繹心中寶玉對黛玉那份心靈交流的愛情,是非常滿足的事,這戲第二度演出,希望能紏正首演的部份問題,並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再度予我寶貴意見,讓《金玉緣》得以不斷提升演出。~~完~~




新編粵劇《金玉緣》_2016_(1)


香港粵劇《紅樓夢》曾由唐滌生先生在1956年為「仙鳳鳴劇團」創班編撰演出陳守仁著「唐滌生粵劇劇目概說」(任白卷)第78頁,說到唐先生編的《紅樓夢》第五場,話說黛玉焚稿後已奄奄一息「這時鳳姐、賈太夫人及侍婢捧著鳳冠和嫁衣來到瀟湘館,賈太夫人見黛玉病入膏肓,十分痛心。她叫黛玉穿起嫁衣及戴起鳳冠,使黛玉轉悲為喜黛玉從鏡中窺見鳳姐與賈太夫人神態有異,深感可疑,乃追問究竟。鳳姐終說寶玉與寶釵行將拜堂,但寶玉一心記掛黛玉,故請黛玉冒充新娘,藉以瞞過寶玉。黛玉萬念俱灰,但為求成全寶玉,甘願披衣戴冠。襲人陪伴寶玉到來瀟湘館,寶玉喜見黛玉披上嫁衣,但一見黛玉口角滲血及眼中含淚,即疑心再起,追問黛玉何以即將與他拜堂而病情竟無半點起色。黛玉為盡對外祖母孝心,乃強詞解釋,以安慰寶玉,及請他息疑這段戲並無出現在原著小說,唐先生編撰這個情節,凸顯了賈家無情,黛玉有義,寶玉情痴的三個主題,是非常大膽卻有助舞台表演的編劇手法。也許因為戲文太長,現坊間一般演出都沒有了這段情節。


欣賞唐先生的編劇,除了因為先生文筆花,曲詞優美,更拜先生的奇想及胸襟敢於大幅度地把經典名著,在故事內容及人物形象上重新編寫,成為唐先生筆下新的人物,粵劇故事中的新經典。諸如盧昭容、長平、李益等等,在粵劇觀眾心中都已非原著筆下的形象,而是唐先生故事中的人物。這也是我一直學習和用心體會唐先生劇本的匠心之處,希望自己在改編經典名著時,也能既不背離傳統亦跳出傳統,創出自己一片天地。


改編經典名著《紅樓夢《金玉緣》,是始於青年時代,初讀《紅樓夢》就對薛寶釵產生了深深的憐愛,不喜歡後世評書人對她無理的埋怨。有機會自己編故事,便在故事中除了點明寶玉及黛玉兩人木石前緣的純潔愛情,還給予被俗禮覊困的寶釵更多的同情。因為在劇本上有了多的章節和場景改變,所以劇名亦定為《金玉緣》而非《紅樓夢。經過2014年12月在油麻地戲院首演,得到觀眾予以不同的意見今年(2016年7月23日)假高山劇院新翼,首度重演,我增補了寶玉為琪官送行的幕外戲,而部份的曲式亦重新處理,希望這個戲能更成熟地展現在舞台上。~~待續~~


2016年7月12日至7月31日「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演期一


2016-17年度「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演期一,我分別在7月12-13日獲旭哥委以開台戲《無情寶劍有情天》韋重輝一角。7月19-20日獲田哥派演《火網梵宮十四年》的李憶。7月28-29日獲燕姐選在《花田八喜》中擔演卞磯。


《無情寶劍有情天》曾在上年度最後一期演出(2016年1月23-24日)。相隔數月,旭哥再度重演,並把呂悼慈一角派予我的多年拍檔靈音,而冀王則是我團(『天馬菁莪粵劇團』)另一位優秀文武生文軒,嫦姐姐由我們在演藝學院的同屆同學唐宛瑩小姐擔演。這個組合,在演出默契上有著必然的優勢,但這個戲對於靈音還是一個新的挑戰,她笑說水髮自當年在學院買了來練,一直都未有機會在台上展演,這次終於開齋


聲哥自加國回港授學後,我曾幸蒙指導唱腔,常登欣賞聲哥過去的演出錄影,並聽前輩細說其演出要領。對我後來的演出及體會人物有著重要幫助。2015年8月初突聞恩師仙遊,粵劇界頓失良師,心痛欲絕。轉眼一年將近,此時演出聲哥戲寶《無情寶劍有情天》對我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


《火網梵宮十四年》曾由任姐芳姐領銜拍過電影,我無緣欣賞,如今網上幸有錄音流傳,光聽聲音,兩位大師已把人物的痴,唱得淋漓盡致。任姐飾演的李憶,從慕名訪艷,到欣獲玄下嫁,卻發現心上人卻早懷友人之子,無奈還妻送子。十四年後,中官歸故地,以為友人已遭劫,一心尋訪玄,表白自己痴心未變,希望從此照顧玄機與遺孤。舞台演出,因為在戲份分配上,刪去了<送別>及<重逢相認>兩段大唱腔,但李憶書生的憨厚痴心卻不會改變。希望透過田哥的指導及任姐的錄音,好好體會人物,演出一個痴心可愛的李憶。此劇的另一個亮點是<北小樓>溫璋被綠翹情挑陷局,此次演出由文軒(飾溫璋)及靈音(飾綠翹)合作,相信必有火花。


《花田八喜》的卞磯從落拓文人到衣錦還鄉,是非常典型的任派書生形象。<花田相遇>要在落拓中不失文人風骨,<棧會>中誤會春蘭失信的傲氣,得知小姐因為自己而遭險,甘自削髮的痴.都是任派演出迷人之處。而<扮美>一場,如何在學美中不失書生風度,兼有喜劇效果,實不容易,此次有機會蒙燕姐執手相授,自當用心學習,盡得裨首次獲派演卞一角我接戲時,曾非常擔心自己沒有子喉,無法承接此角。母親說:「你未練過點知唔得?」於是我勇敢接下任務,大家欲知成效,萬請入場見證啊! 


加入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已第五個年頭,回憶加入時不斷參演小角色,到近一年多被總監委以重任,心中既為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同而高興,也為自己因為肩負總監的信任,觀眾的期望而更不敢怠慢,求進之心比前更為熾烈。另一方面,亦深深覺得這裏是一個大學府,難得總監總理全劇,對大小角色都細加指導,讓我出演任何角色都得到學習機會,並從不同的角色中逐步成長,也許現在的我已不再屬[新],卻希望越演越[秀]。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章台柳》_2016

 

(圖為2015年1月7日演罷《章台柳》與羅家英先生合照)


章台柳蘇翁先生撰寫,由羅家英先生在1973年開山首演。戲文歌頌大曆才子韓翃與柳氏的堅貞愛情,鞭撻安史之亂藩鎮對民間的恣意破壞,對婦女的凌辱行徑。最後安史之亂得以平定,作惡者得到應有的懲治,有情人終成眷屬,既為史實亦是戲曲創作對真善美予以的肯定。

這次選演蘇翁先生的兩個作品新白龍關章台柳,在主人翁出場前,故事都有一番的舖墊。這種編劇模式,不同於另一種甫一開場,男女主角便相遇相知。它需要觀眾先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故事背景,才去感受男女主角在愛情路上將會遇到的困難和矛盾。

 

章台柳最先出場的是鴇母三娘,她的出場不但展現了唐朝秦樓楚館的繁盛,也挑明了柳惜青堪稱花魁的原因。然後柳惜青隨丫鬟銀箏上場,道出唐朝歌妓最盼望的就是盡早得一良人脫藉(脫離妓女的戶藉),惜青在這段唱白中表現對金錢富貴的不屑,反而對雖已年老但風雅體己的侯大人並不抗拒。然後緊接著的就是侯大人的出場,能得惜青好感,侯大人果然是正直仁厚之士,他的到來一為告知惜青安史作亂,他須回京工作,為保惜青安危願替其脫藉,但並不納為姬妾,讓惜青將來自擇良人而嫁,這裏便埋下了尾場沙叱利強奪人寵的伏線。接著出場的是沙叱利和部將花雲龍,沙叱利一心來尋花問柳,巧遇脫藉歸來的柳氏,正欲強佔想到唐朝法律有令,不可強佔民婦,必須查證柳氏是否仍為妓才敢行動。這個描寫,既反映了盛唐時期,法律對婦女有一定的保障,而且律例亦頗嚴明,一般藩鎮都不敢違抗。

 

正值沙叱利去尋三娘問話,落拓窮途的韓翃,為求療饑,出賣家傳寶箭,來到章台街。因羞於叫賣,低頭而行,誤撞回頭的沙叱利和花雲龍,二人均被韓翃打敗,埋下對韓翃深深的仇恨和不能強佔柳惜青的遺憾。惜青在小樓見韓翃打退惡霸,心生敬意,見其叫賣箭竿,苦無買主,而願購下韓翃寶箭。二人的相遇,可謂同是天涯淪落人,自然互生好感。當惜青向韓翃主動表示願托絲蘿,韓翃卻以「落拓青衫暗驚詫,那堪高攀人如畫,怕看花月盟,約誓變虛話」「青衫羞婚嫁」「滅冦誅奸再齊家,歡場幻夢,似霧如霞」三番婉拒,道明了韓翃對歡場情事的不信任,也可見他是一個對感情慎重,絕非貪歡的真英雄。惜青用「盟和誓長記定情話,相思不枉種情花」「有朝抱負凌雲志,有日鵬程萬里,英雄氣慨豈會盡寄籬下」「柳絲長綠,閨中苦盼候我郎,且把輕愁暫放下」的三番勸解,感動了韓翃,願結連理。

 

韓翃有志報國,望建功後才迎娶惜青,寫下<章台柳>一詞,以作盟心信物,其中「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是對惜青願否待他戰勝歸來的再次探問。惜青回賦<楊柳枝>,其中「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是對韓翃的反問,可解作:君啊!妾身如柳難自控,只怕秋來憔悴,郎君已不再想念我了。被惜青這樣一回,韓翃倒顯出了丈夫氣慨,把定情詞雙手相贈,表示斷不負情。這段新小曲的身段,由羅先生設計,行哥強調詞情因原作者(才子韓翃)是文人而字意柔弱,但人物的身段表演不能太書生,要求我必須合符編劇予以允文允武的氣質,我時刻緊記在心,望能在台上表達出來。

 

第二場的戰爭場面,史思明被韓翃所殺,雖是戲劇的虛撰,卻令舞台有了南北派功架,亦交待了沙叱利冒名領功的計劃,韓翃勇不可擋的戰蹟。

 

第三場是安史之亂平定後,沙叱利因冒功而被封一字平肩王,並得以任擇長安美女為姬妾。所以現在的沙叱利,更是囂張狂妄。對躲在法靈庵的柳惜青,再無任何忌憚,更以百姓生命相逼,要其就範。這場便是編劇刻意表現藩鎮權大,對人民造成的禍害,而安史亂後,人民亦不再像過去一樣受嚴明律例保護,權勢壓倒法律,沙叱利就是權力的代這場戲強烈地譴責了惡勢力的無恥,對無力反抗的百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第四場就是遲歸的韓翃,得知惜青被搶,追趕而去。這場追車,由最初馬隊緩緩而行,到後來越行越快。韓翃從追趕,到尾隨,然後追到馬隊外圍,又再追到馬隊的中間,全場戲由音樂貫穿,講求馬隊全體對音樂節奏的掌握。天馬此次派出的馬隊,很早已開始排練,一場戲十分鐘,一手馬鞭一手旗號,一直不許落下,腳下不斷隨節奏擺動,初次排練,大家都腰酸背痛,而且難以整齊。在大家一次又一次地練習下,現已明顯有進,相信演出日,定能把原劇音樂所賦予馬隊的表演盡情發揮,不令觀眾失望。

 

第五場是韓翃誤以為惜青已負前盟,加上在追車一場受辱倒地,病重難起。因為有了最初三番婉拒惜青之情,及後決定盟是韓翃下了莫大決心而行的事。韓翃的慎思謹行,令他對惜青的離開更為傷心,他不明白為什麼那天惜青不下車和他對質,他不知道沙叱利以百姓生命相逼,他的恨都在惜青負約一事之上。可是越大的恨總包涵了更多的愛,韓翃一見惜青到來,便頓忘病愁,那一下推桌衝向惜青,生怕再不捉緊便又逃脫的動作,復見惜青打扮高貴,憤而推開眼前人的設計,相信是羅先生要表達主角情之深痛之切吧!正當兩人難捨難離之際,花雲龍前來捉拿,戲曲的矛盾又再產生。第六場是全賴已貴為相國的侯大人,查得沙叱利冒名領功的罪證,以及願為惜青脫藉作證的三娘,前來打救了眾人,故事也得到完美結局。

 

從劇情及曲情看來,這齣戲確是難得的好戲。然而小劇團要排演《章台柳》卻有相當大的困難。除了因為行當齊全,各行當的演出分量相約,需要演員相當高的配合,也因為全劇由許多簡譜新曲組成,需要非常好的樂隊及優秀的編曲整理,才能在音樂上達到原劇要求。其中一場[追車],要馬隊和三位主演互相配合,無論隊形,音樂的節奏都要配合得宜,才能演出劇中三人不同的心情。還有優美的二部合唱,這些都在考驗演出團隊的實力和魄力,我非常感謝天馬團友的傾力支持,配合演出。

 

這次成功向粵劇發展基金會申請演出章台柳,蒙羅先生俯允為我們的演出作義務指導。行哥經常在內地公幹,有時為一個場境的換景問題向行哥請教,行哥亦會很快在微信給予回覆。排練的短片傳送了給行哥,他亦會給予即時的指正,令我團團員大受裨益,謹在此深深致謝!